简谈佛法名相之六根
简谈佛法名相之六根
佛教中的“六根”概念,包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官及其功能。本文将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详细解释五根(眼耳鼻舌身)和意根的作用,并引用《中阿含经》中的经文来支持其观点。文章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忘记关火、工作压力、情感经历等,来说明意根在提醒和淡忘过程中的作用。
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前五根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是物质的色法,叫有色根;意根是无色根,是心,它就是第七识末那识。五根的功能,就是接收五尘的器官,五根,是眼睛、鼻子、耳朵、舌头、身体。
根,从世间法的角度来看,一棵树要成长,一定要有根,它是树木生长的依靠;如果没有根,就没办法吸收养分。同样的,眼根是眼识生起、运作的依靠;如果没有眼根,眼识就没有办法生起,也运作不了。所以,把眼睛称作眼根,耳、鼻、舌、身也都是同样的道理。
五根又分浮尘根与胜义根。浮尘根,就是我们看到的: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偃月,身如肉桶这些表相。“浮尘根”,又叫“扶尘根”。“浮尘根”就是浮出来的意思,因为这五根能够让五尘浮现出来,所以称为浮尘根。“扶尘根”,就是扶持、扶助,五尘必须靠五根的扶持才能被觉知心所分别,因此叫扶尘根。眼根的浮尘根包含了眼球、传导视觉讯号到头脑的视觉神经。胜义根,就是头脑中掌管接收的部分。眼根的胜义根,就是头脑当中掌管视觉的部分。鼻、舌、身根都是同样的道理。有人会说,眼球是浮尘根,这个神经传导系统它又没有浮现在外表上,为什么称它浮尘根?可以归到胜义根吗?其实归到浮尘根、胜义根都没有关系。譬如扫描器和电脑中间的连接线,把它归于扫描器也行,归于电脑也可以。同理,把神经传导系统划在胜义根或浮尘根都可以。
我们知道,欲界有五尘,众生为了获得五尘的韵味,需要五根来接收五尘;五根就是接收五尘的器官。我们的觉知心没办法直接来分别五尘,因为五尘是在外面的物质之法,我们的心是心法,不能直接接触到物质,必须经由浮尘根去接收外面的五尘;然后传递到胜义根当中,再由如来藏变现一个跟外面一模一样的五尘;这时如来藏所变现的五尘,就不是物质之法,而变成了心法,五个识就可以在上面作分别。也就是我们不能直接分别五尘,因为心不能直接接触外五尘,一定要透过五根的作用。所以,欲界的有情众生,就必须有五根。色界没有鼻舌二根,因为在色界没有香尘、味尘;没有香尘、味尘,就不需要有胜义根的鼻舌二根,但是色界天人,有浮尘根的鼻舌二根。有情因为贪著五尘,就要有五根来接收,来取五尘上的韵味;如果对五尘没有兴趣,不贪著,往生后就有可能生到无色界去了;因为不需要五尘,不需要五根来接收。在三界中,如果你对于身根完全不再执著,又证得四禅,然后证得四空定,你就可以往生到无色界去;在无色界没有五根,完全处于精神状态。
意根,就是意识生起跟运作的依靠。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十二处,五根的浮尘根都能被看到;五根的胜义根虽然看不见,根据发达的科技,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意根是心,尽管它是意识的依靠,一般人却只知道意识,事实上没办法了解意根的存在。例如,你早上起来烧开水;水还没开,突然接到一个很重要的电话,必须赶快去处理。由于事发突然,结果就忘了瓦斯炉上还在烧开水。等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间想起:刚才还在烧开水,火还没关!这时你会权衡:是关火重要呢,还是去处理这个事重要?如果是关火重要,那你一定会回头去关火。如果你认为“没关系,处理完这个事情,开水还没开”,你就会继续处理,等处理完了,回家把开水关掉。
为什么跑到一半会突然间想起?是因为意根,意根突然间把烧开水这件重要的事情,来提醒你。但意根并不知道这是烧开水,它只知道,你早上有个很重要的事,还没处理完。它只知道事情很重要,但具体是什么事它并不知道,了解事件重要性的内涵要靠意识;所以它才会在半途中丢出了这个重要的事情,让意识来了解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个重要事情的内涵,是意识才能了解的,意根就根据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来提醒意识作分别。
意根对过去还没处理完的很重要的事,它会一直提醒。譬如领导交代的工作,你还没做完,回到家里,吃饭在想,看电视在想,跟人家聊天的时候也在想?因为你的工作没做完,明天可能要交卷了。所以,你会不断地想起这件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意根,它记住了你还没处理完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虽然它不知道是什么事,但它知道这件事很重要,所以就会不断地提醒你。
再来,“淡忘”就是过去的事情淡忘了。譬如上班时你被老板骂了。被骂了以后,会觉得很难过;就一直想起这个事情,可能一个礼拜都觉得很难过。但是过了一个礼拜以后,有一天老板对你说:你最近表现得很好啊,又是表扬,又是加薪,那你一个礼拜前被老板骂的事情,就慢慢的不再提醒你了,你就不那么痛苦了。因为被老板赞赏的重要性,远大于以前被老板骂的重要性,所以意根就开始不再提醒你了。意根会提醒你,是因为它有重要性。淡忘是因为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已经降低了,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它会来提醒你,这件事情就淡忘了。但是事实上它不是忘了,而是它的重要性降低,偶尔会提醒你,已经不再经常的提醒你了。
再来举个例子。有人跟他的太太很好,有一天他的太太突然往生了;一个很恩爱的亲人,突然间往生了,他当然很痛苦,很难忘记她。但是过了一年以后,他突然间遇见了一个喜欢的女生,这时他就开始在想:我怎么跟她交往,让她能成为我的老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就开始慢慢出现了;也就是说,因为它的重要性出现以后,对于太太往生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就开始降低。因为重要性降低,慢慢的就淡忘了;这个淡忘是因为它的重要性降低,而不是真的忘了。
意根对于过去的事情,根据它的重要性还有你还没处理完,它就会提醒你。从这样的功能来看:意根跟修学佛法有什么关系?我们现在只讲修定。为什么你修定修不好?从意根对于过去的事情,会不断地提醒你来看,它跟修定有很大的关联。你想要“我五分钟绝对不要再打妄想”,事实上办不到;意根会把重要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就提醒你;你就掉入所提醒的事当中,开始打妄想。意根会一件一件不断地丢给你,所以你一直在打妄想。
意根就如同一匹关不住的野马。当你了解这样的道理后,想要把意根束缚住,不让它一直打妄想。就把这一匹野马用一条绳子,把它钉在地桩上。这样有用吗?不一定有用!因为意根还是绕着绳子一直跑,一直跑。跑久了有一天,因为意识不断地说服意根,后来意根就慢慢地认为,好像一直跑也没什么用,就静下来了;这时候你把绳子解开,它也不会乱跑。从这样的道理我们就了解到,定修不好其实跟意根对于世间法的执着有关系;因为你一直执着这个世间法的重要性,它就一直让你打妄想。所以,修定应该从意根下手。这是对于过去事,意根所扮演的角色。那对于现在的事,意根又是怎样的?我们来看阿罗汉对于意根是怎么说的。
《中阿含经》卷五十八记载阿罗汉,对于意根跟五根的说法:“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为彼尽受境界。”意思是人有五根,这五根各有不同的运作,异行就是不同的运作。譬如,眼根可以看色尘,可以接收色尘;耳朵可以接收声尘,眼根不能接收声尘;同样的,耳根不能接收色尘;所以说五根异行,它们所接收的境界也各不相同。五根都是各自接受自己的境界。那意根呢?意根就是“意为彼尽受境界”,意思是说,五根所接受的境界,意根把它们全都接受了。
这是阿罗汉的说法,阿罗汉对于意根的了解是有限的。从“意为彼尽受境界”——意根接收了五根所接受的境界,这里有一个意涵就是:意根可以一体统合五根所接受的境界。但是实际上,意根要一体统合五根所接受的境界,一定要靠意识;因为配合意识才能作出统合的动作,意根自己是没有办法的。意根为什么没办法统合五根所领纳的境界呢?因为意根是遍缘一切法,也就是,既然五根所进来的境界它都接收,那它怎么有办法去分别五尘和五尘上的法尘呢?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意根是没有办法详细分别五尘上的法尘,它只能分别五尘有无重大的变动。当五尘上有重大变动时,它才会去分别。对于五尘及五尘的细相,它是无法分别的。意根的功能是很广泛的,对于意根的作用,接下来还会继续解说。
映日荷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