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图案的陶瓷餐具真的不能用吗?一文读懂选购和使用指南
带图案的陶瓷餐具真的不能用吗?一文读懂选购和使用指南
最近,关于带图案陶瓷餐具可能含有重金属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消费者开始担心自己使用的餐具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那么,带图案的陶瓷餐具真的不能使用了吗?如何才能选购到安全的陶瓷餐具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三种工艺,安全有别
市售的带图案陶瓷餐具,根据装饰工艺主要分为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劣质釉上彩。从制作工艺来看,这三种陶瓷餐具的主要区别在于彩绘图案与釉层的位置关系以及烧制温度:
釉上彩:先将坯体高温烧制成白瓷,再在釉层上绘制图案,最后在600~900°C的低温下进行二次烧制。这种工艺虽然可以使图案色彩更加鲜艳,但彩绘图案位于最外层,容易直接接触食物。
釉下彩:在坯体上绘制图案后再施釉层,然后用1200°C以上的高温一次性烧制完成。这种工艺使彩绘图案被釉层完全覆盖,安全性更高。
釉中彩:先在坯体上施一层透明釉底层并进行800°C的素烧,绘制图案后再次施釉覆盖保护图案,最后在1200°C~1300°C的高温下烧制,使釉层熔合,图案被牢固固定。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从安全角度来看,釉中彩和釉下彩陶瓷相对更安全,因为它们的彩绘图案位于釉层下方,不易磨损和受腐蚀。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的测试结果显示,白瓷的安全性最佳,其次是釉下彩,而釉中彩和釉上彩的安全性相对较差。
如何选购安全的陶瓷餐具?
虽然劣质釉上彩陶瓷存在安全隐患,但并非所有的釉上彩陶瓷都不可使用。关键在于选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正规品牌和大品牌:正规品牌的产品更有可能符合安全标准。
关注执行标准:认准GB 4806.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产品》。符合该标准的产品,其重金属析出量在安全范围内,可以安全使用。
优先选择釉中彩和釉下彩:如果条件允许,建议优先选择这两种工艺的陶瓷餐具,因为它们的安全性更高。
通过外观判断:
- 看成色:将餐具放在光源下,如果有图案的部分和没图案的部分折射光一致,且有玻璃质感,则可能是釉中彩或釉下彩。
- 摸质地:釉中彩和釉下彩的内壁通常光洁,没有生涩感,图案边缘没有明显分界线;而釉上彩摸起来相对粗糙,像贴纸质感,有些还带有金属花纹或镶边。
- 刮一刮:釉下彩的釉面非常坚硬,而劣质釉上彩可能轻轻一刮就会掉色。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使用注意事项
即使购买了符合安全标准的陶瓷餐具,也需要注意以下使用事项:
避免高温:不要用陶瓷餐具盛装刚出锅的高温食物,也不要将陶瓷餐具放入微波炉或烤箱加热。
远离酸性食物:酸性食物可能会加速重金属的析出,因此应避免用陶瓷餐具盛装酸性食物。
注意清洁方式:不要使用钢丝球等硬物洗刷餐具,以免刮伤釉面。
检查图案完整性:如果发现餐具图案脱落或被刮花,建议及时更换。
特殊处理:如果餐具边缘有描金或金属装饰,一定不要放入微波炉加热,以免产生电弧引发安全事故。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通过以上选购和使用指南,相信您已经能够更加明智地选择和使用陶瓷餐具,既保证了食品安全,又能欣赏到精美的餐具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