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交流成为两岸联系更加紧密的纽带——记全国台联台青艺术展交流团北京行
让美术交流成为两岸联系更加紧密的纽带——记全国台联台青艺术展交流团北京行
6月24日至27日,14位来自福建、广东、重庆等地的两岸青年艺术家和艺术专业学生相聚北京,参加2024全国台联台青艺术展交流团,开启一场艺术之旅、灵魂交流与审美对话。
“这不仅仅是一次艺术的盛会,更是一次青春的盛会,两岸青年的才华和创意的碰撞,这种交流,超越了语言和文字,它是心与心之间的直接交流。” 6月24日至27日,14位来自福建、广东、重庆等地的两岸青年艺术家和艺术专业学生相聚北京,参加2024全国台联台青艺术展交流团,开启一场艺术之旅、灵魂交流与审美对话。
白天亮致辞
全国台联副会长白天亮在致辞中表示,两岸青年的相知相交,让我们增进了解、积累互信,化解疑惑,寻求共识;两岸文化的交流让我们寻根探源,自觉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着、弘扬者,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今后,全国台联将继续加强同两岸艺术家、青年团体和有关方面的合作,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携手广大台胞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让传统文化成为艺术新潮
此次活动,来自两岸的24位青年艺术家和艺术专业学生带来73件作品,集体亮相在25日举办的2024艺欣向荣——两岸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上。两岸青年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表达,讲述了不同的故事。
参展成员介绍作品
“台湾的云林县虎尾镇是我的老家,小时候常听父亲诉说,每到中元节时,家乡举办普渡活动时的盛况:搭戏台、演布袋戏、歌仔戏表演……然而当我真正前往普渡活动时,看见的却是与想象中截然不同的景象。”暨南大学台生陈立君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庙宇活动逐渐没落,传统的扮仙布袋戏遭遇无人问津的局面。“生命的韧性与尊严,是我从这些劳动者身上看见的,我希望用艺术点亮他们。”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中,有不少创作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也有作品运用了水墨、书法、剪纸等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厦门大学台生陈佳晶8岁开始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浦剪纸”,此次她带来的剪纸作品《福佑两岸》,灵感来源于妈祖文化。“妈祖文化是连结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重要佐证,希望以这件作品为开端,挖掘更多两岸同根文化的剪纸作品,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
“如果我们只是在模仿西方艺术风格的话,艺术家是走不出自己特色的,如果我们能融会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在创作里,应该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此次策展发起人、华侨大学台湾省籍教师张立本表示,期望通过这样的作品展示,让两岸青年在分享艺术创作成果中探讨如何在艺术与设计工作中更好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探讨社会现象、致敬传统文化,一幅幅充盈人文关怀、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带给现场观展者难以言表的感动。关注社会、关怀人民,守正创新,美术才能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才能创作出受人民喜爱的美术作品。正如此次展览特邀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李炯毅所言,期许这立足传统又彰显时代精神的美术理念能让两岸的美术工作者们有更多良好的互动,使美术交流成为两岸联系更加紧密的纽带。
在探寻中华文脉中汲取艺术创作养分
凝视着一件件艺术瑰宝,不时拍下与喜欢的艺术品相遇的瞬间,活动中,成员们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美术馆,驻足于展览前,交流团成员神情之专注、用心之聆听,仿佛在和艺术品进行一场穿越历史的对话。
交流团在京参观
“无论是雕刻精美的四大翡翠国宝,还是千姿百态的玉雕、木雕、石雕,都让人叹为观止。”四川美术学院台生郭宜欣说,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中国工艺美术品的品类繁盛、匠心精巧,更从中探寻到一条饱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泱泱文脉,正是文脉的传承,让中华瑰宝熠熠生辉。
在“花开教煌——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展”中,交流团一行了解了“敦煌少女”常沙娜先生从艺八十年来,将敦煌文化财富应用于艺术创作、设计实践等多方面的丰硕成果。
“常沙娜先生誉为‘沙漠之花’‘敦煌艺术保护神’,作为最早一批发现并注意到敦煌文化流失问题的学者,她八十年如一日置身其间,守护敦煌艺术的故事让人感动。”四川美术学院台生林矩说,若只是传承无创新,民族则缺乏核心创造力,创新无传承,则民族缺乏生命力,先生鼓励年轻人守正创新,年轻一代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让传统艺术之花常开不败。
“不论是设计还是艺术发展,只有认识文脉才有办法创新,我对常先生的这句话深深认同。”在成都从事书画行业的台湾青年萧琬融正在进行艺术设计相关的项目实践,她亲自设计的相关文创产品中融入了荷花工笔画元素,“现在传统文化在市场很盛行,两岸艺术家也有责任把我们的中式美学融入生活中,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
为推动两岸艺术交流出谋划策
“我曾去过台湾两三次,参加了台湾艺术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的校庆活动,并与当地艺术家合作举办过一次展览。从这些经历中,我可以看到,如果将台湾青年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与大陆艺术家夯实的基础相结合,或许可以创造出更好的艺术成果。”中央美院造型学院原院长马路在采访中表示,过去参与两岸艺术交流活动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两岸艺术界的交流非常必要。
拜会全国台联
26日下午,交流团一行来到全国台联座谈交流,大部分团员都是第一次来“台胞之家”,大家兴奋又新奇。座谈中,联络部部长任挥和各位团员就中西绘画艺术史、中西文化交流融合与传承和坚守本民族特色之间的关系、艺术创作与市场衔接助力台胞寻求个人发展机遇等问题交换看法,团员们畅所欲言,交流气氛热烈。
他表示,希望大家通过交流,消除误解、促进理解,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青春贡献。拜会全国台联、参访中央美术学院,交流团成员还围绕两岸艺术青年开展交流活动形式、毕业于大陆美术院校的台湾省籍青年就业前景、创业经验等话题进行交流。
中国美术学院台生胡中一关注到,在国际夏日游戏节亮相的一款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场景设计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让用户在游戏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韵味,目前受到全球玩家的热捧,成为大陆游戏行业近几十年来最备受期待的“3A大作”,她提到,近年来国产游戏涌现出一些制作精良的口碑佳作,今后可以为两岸游戏美术团队搭建平台,在交流创意中带来更多惊艳的美术设计,让华流成为顶流。
北京服装学院台生江宇捷观察到,两岸青年在网络上讨论文艺类作品以及二次元、亚文化时,是愿意深入交流的,他提出,可以寻找一些能够引发共鸣、有共同兴趣的交流主题作为突破口。
参访中央美术学院
“通过交流,我了解到未来学习书法大有可为。”暨南大学台生方毓婷自幼学习书法,如今书法已成为她喜欢且擅长的爱好,她说,在和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的对话中得知书法专业在大陆已经被列入一级学科,从这一政策的落地看到国家对书法专业的重视,也会鼓励更多人重视书法学习。
“情感的融汇、思想的互动、价值的共鸣,这场交流活动,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发挥传统文化特色,把握现代艺术创作发展动向。”不少团员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继续开展两岸青年在艺术领域的对话交流,共同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生力军,推动两岸艺术领域融合发展、共享共创文化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