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机器学习逻辑回归算法原理、伪代码及实现效果展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机器学习逻辑回归算法原理、伪代码及实现效果展示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519463/article/details/79790817

逻辑回归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常用的分类算法,广泛应用于二分类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逻辑回归的算法原理、实现方法及效果展示,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经典算法。

算法原理

逻辑回归算法的核心是sigmoid函数,它能够将任意实数映射到(0,1)区间,从而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逻辑回归属于软分类算法,能够输出样本属于某一类别的概率值,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二分类结果。

对于一个样本x和回归系数w,使用sigmoid函数可以计算出该样本属于正类的概率:

[ P(y=1|x,w) = \frac{1}{1 + e^{-w^T x}} ]

其中,( w^T ) 是向量w的转置。在二分类问题中,如果预测的概率大于0.5,则判定为正类,否则为负类。

为了找到最优的回归系数w,需要定义一个代价函数。逻辑回归通常采用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来构建模型。当标签y=1时,p=h(x)表示样本属于正类的概率;当标签y=0时,p=1-h(x)表示样本属于负类的概率。基于此,可以推导出代价函数:

[ J(w) = -\frac{1}{m} \sum_{i=1}^{m} [y^{(i)} \log(h(x^{(i)})) + (1-y^{(i)}) \log(1-h(x^{(i)}))] ]

其中,m是样本数量。这个代价函数是一个凹函数,目标是通过梯度下降法找到其最小值。

梯度下降法的更新公式为:

[ w := w - \alpha \frac{\partial J(w)}{\partial w} ]

其中,(\alpha)是学习率。为了提高收敛速度,可以采用动态学习率策略,即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学习率。

伪代码实现

以下是逻辑回归算法的伪代码实现:

int main()
{
    读取训练集和测试集,其中训练集每三个样本取前两个作为训练集,第三个作为验证集。
    初始化w:for(int i=0;i<Length;i++) w[i]=1;
    for(int k=0:7)
        for(int i=0:traincnt)//遍历训练集样本
        {
            CalWeight(i);//计算样本i的权重分数
            CalCost(i);//每一维的梯度(代价)计算
            Updatew();	//更新w
            if(i%20==0)	//每更新w20次计算一次准确率
            {
                Predict();//预测验证集样本
                Cal_acc();//计算准确率 
                ac[cnt]=accuracy;				
                cnt++;
            }										
        }
    output_result();//输出验证集准确率以供调试
    output_test_result();//输出测试集预测结果
}

void CalWeight(int index){
    weight=当前向量w的转置*样本i向量;
}

void CalCost(int index){
    计算每一维的梯度,存储在向量数组Cost[]中;
}

void Updatew(){
    使用w= w - alpha x gradient来更新回归系数(w)
}

void Predict(){
    P=1/(1+exp(-1* w^T *样本i向量);
    if(P>0.5) p_label=1;
    else p_label=0;
}  

实现效果

在实验中,采用批梯度下降方法和动态学习率策略。下图展示了迭代过程中模型在验证集上的准确率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迭代开始时准确率提升较快,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提升速度逐渐放缓,最终在0.7738处收敛,说明算法已经找到了最优解。

完整代码及数据

完整的逻辑回归算法C++代码及实验数据文件可参考原文链接。

本文详细介绍了逻辑回归算法的原理、实现方法及效果展示,希望对读者理解这一经典算法有所帮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