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不清楚,是表达能力不好?
讲不清楚,是表达能力不好?
这个星期的项目会上,有个同事的汇报材料被专家点评,其中讲到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语言是思维的延伸”。
他补充解释到:不存在所谓的心理都清楚,就是表达不出来,或者说是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好。
这让我想起自己一直认同的一个观点:如果表达不清楚,不是表达能力问题,而是思维问题,你可能压根就没想清楚。
这个道理在我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周五的时候,我自己也做了一个汇报,但是结果并不好,我自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力还可,为什么结果不好?
反思下来,主要是因为对要汇报的问题本身,我自己都没有很好地理清逻辑和搞清楚问题的本质。
不知道你是否碰到过类似的情形,自己感觉自己都懂,但一表达,别人就认为你没有讲清楚,并通过不断提问来挑战和质疑你,或者想搞清楚问题。那如何能让自己能清晰表达自己呢?我推荐一个朴素而有效的工具——写作。
你可能会好奇,我又不想当作家,为什么要学习写作呢?
首先我们对【写作】进行一个定义:
写作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观点和经验的过程,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从随笔、日记到小说、论文、报告等等。(来源:ChatGPT)。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会发现,写作至少有2个好处:传递思想、调节情绪和情感,此外,写作本身也是提高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
1. 传递思想
为什么我们现在能了解几千年前古人的智慧和想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通过文字记录了自己的经历、经验和思考,比如《论语》《道德经》《史记》《圣经》《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
为什么在公司里面,我们需要写文档,报告,签订会议纪要?也是为了更好地交流、积累和留痕,这些都离不开文字的记录和表达,背后都是写作能力的体现。
我为什么会持续写作,也是希望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够对别人有帮助,也是传递自己想法的一种方式。
2. 调节情绪和情感
写作不仅能表达和传递我们的思想,也能传递情感,比如七夕节你发给情人的一段表白。此外,对于身处VUCA时代的我们,也会面对情绪和心理上的波动,而写作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调节的方式,也是我喜欢上写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而写作对情绪和情感的调节,心理学界也有多年的研究,比如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潘尼贝克(James W. Pennebaker),最早揭示了写作对于心理健康的显著影响,尤其是在应对创伤和情感压力方面。
而他把这种写作命名为表达性写作,也就是不强调语言的精美,而是过书写表达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想法和经历,尤其是那些具有情感冲击力的事件或创伤性经历。他通过实验验证表明,每天写作15分钟,连续4天,内容围绕他们人生中的创伤性经历。结果显示,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写作后显著改善,包括减少焦虑。
我自己的体验也印证了这点,每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也会通过写作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疏导自己。甚至我认为,写作也是一种将我们的潜意识变成意识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理解自己。
3. 提升认知
这是我持续写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一直坚信一种观点:写是最好的思,也是就是说:写作是最好的思考。而这种观点也得到历史名人的佐证:
比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严谨”,这句话强调了写作对思维和表达的精确性有促进作用。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有个观点:写作不仅仅是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帮助理清思路的方式。他曾强调,如果一个人不能清楚地写下他所知道的东西,那么他可能并不完全理解这个主题。
这刚好和我们前文提到的相通,就是你如果无法写清楚,很可能你并不完全理解你要表达的。同时,费曼提出的费曼学习法,也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如果你不能给别人讲清楚,说明你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写作本身能提高我们思考的能力,进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
直接开始
既然知道写作有这多好处,如何开始呢?其实很简单,先不要想逻辑清晰,结构严谨,用词精准,直接开始写,给自己设定个时间,比如10~15分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慢慢地就能越写越熟练。
如果想升级一点,可以在写之前拟定个大纲,而这个方法我印象中是小学6年级语文老师教我们的,当时她让我们写冬天的雪,要求我们先搭建一个大纲,然后再动笔,而这个方法也是我现在一直在用的。
我为什么记这么清楚,因为有一次不小心翻到了小学六年级的笔记本,看到了这个框架图和那篇作文。而这也是写作的另一个价值,帮助我们记录过往的事情。
总结
”写是最好的思“,写作能帮我们传递思想、调节情绪以及提升认知。而提高写作能力的简单方法,就是直接开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