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等收入人群突破4亿!月薪多少才算达标?
我国中等收入人群突破4亿!月薪多少才算达标?
我国中等收入人群已达4亿,这一数据在年初曾引起广泛关注。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在我国政策领域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扩大这一群体规模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中等收入群体的定义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欧盟一些国家是基于国家收入中位数的60%~200%作为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上下限。
在国内,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口径,中等收入群体主要是指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万到50万之间。也就是说,平均到一个人身上,月入3000元左右就可以达到中等收入群体的门槛。
图片来源:财经杂志
然而,这一标准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不少网友认为这一标准过低,因为它只考虑了收入因素,而没有考虑到生活压力和支出。事实上,世界银行曾推出的标准比中国的还要低,即每天收入10美元到100美元,折算过来,年收入2.5万-25.5万左右。
从每年国家统计局公开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五等分分组数据来看,2023年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约为2683元。从地域分布上看,符合中等收入群体的人群主要还是集中在城镇,农村的比重相对来说就低得多,绝大部分还属于低收入人群。
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33036元。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大概占人口比重的33%左右,更多的还有65%左右的低收入人群,而高收入人群更是凤毛麟角,大概只有2%-3%。
这正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壮大路上存在的问题之一,人数虽多但比重较低。另外还存在部分人群收入不稳定、地区发展不均衡等。
如今,国家正致力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各种社会福利政策,以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扩大消费,还有利于优化社会结构、促进社会稳定,以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