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为什么只能说金玉良姻,不能用金玉良缘?
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为什么只能说金玉良姻,不能用金玉良缘?
《红楼梦》中“金玉良姻”与“金玉良缘”虽仅一字之差,却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寓意。本文将从文本细节出发,深入解析这两个词在小说中的独特含义,以及它们如何映射着宝黛钗三人的命运轨迹。
金玉良姻,木石前盟,是《红楼梦》形容宝黛钗三人【终身误】的姻缘说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金玉良姻不是金玉良缘。
经常有读者评论说觉得“金玉良姻”,不如金玉良缘朗朗上口。甚至有些论述贾宝玉和薛宝钗婚姻的文字,也采用金玉良缘,不用金玉良姻,是值得商榷的。
《红楼梦》里的文字,很多带有特殊的隐喻,被曹雪芹精雕细琢选用,不可替代。
就像第二十八回,冯紫英的[喜乐悲愁]顺序,就是与其他人的[悲愁喜乐]不一样。
在1982年以前出版的各版本《红楼梦》里,基本都采用[喜乐悲愁]顺序,之后根据庚辰本为底本,才出现了[悲愁喜乐]与众人一样。
殊不知曹雪芹落笔绝不会错,将[喜乐悲愁]改成[悲愁喜乐],便少了冯紫英与史湘云[乐中悲]的联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金玉良姻也是如此,不能轻易修改。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终身误]曲子明确是“金玉良姻”,“木石前盟”,并不是“金玉良缘”。《红楼梦》里也没有金玉良缘的说法。
别看一字之差,意思却大有不同。
“金玉良姻”代表金玉是一对好婚姻,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结为夫妻的事实。
但“金玉良缘”却没有“姻缘必成”的意思。
“姻”指婚姻,“缘”更多指缘分。
尽管“良缘”也代表好姻缘,却远不如“良姻”能强调婚姻既成的事实。
缘,也有可能有缘无分。
就像林黛玉和贾宝玉,也会被称为“木石姻缘”,结果一样劳燕分飞。
(第三十六回)这里宝钗只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
贾宝玉在梦中的说法与[终身误]曲子又不同。他称之为金玉姻缘和木石姻缘。
两者差异在于,[终身误]曲子为谶,需要更严谨。
而贾宝玉“挣扎”在钗黛之间,无法断定自己未来姻缘的归属。
祖母支持林黛玉。母亲支持薛宝钗。
他也只能在梦中喊出自己的想法,但又说了不算。
金玉姻缘,木石姻缘,说明当时两个姻缘都不明朗的现实。
所以,金玉良姻,金玉良缘和金玉姻缘,每个词的含义都不相同。
当日王夫人晋升袭人准姨娘的待遇,薛宝钗特来怡红院向她道贺。
袭人正在给贾宝玉绣一件鸳鸯戏莲的肚兜,预示袭人的姻缘“动”了。
只可惜她见薛宝钗来后,便让位离去,由薛宝钗接替她绣鸳鸯肚兜。
这一去便注定她与贾宝玉有缘无分。
袭人此人不简单。不但“袭为钗副”,影射薛宝钗。还与林黛玉同辰,影射林黛玉。
她这边离去,为自己未来嫁给蒋玉菡作谶。除了让薛宝钗实现金玉良姻外,也预示林黛玉和贾宝玉有缘无分,未来远嫁离去。二人只是木石前盟,有缘无姻。
还要注意那个肚兜上,除了鸳鸯外还有莲花。
莲花与杏花,是《红楼梦》关键的悲喜两谶。
林黛玉是“莲”的主谶。
金陵十二钗以她为首,与“莲、芙蓉、荷花、菱”等有关的都可怜。
袭人嫁的蒋玉菡,就与莲有关。
注定袭人与蒋玉菡前半生的命运可怜。
好在袭人掣得桃花签,一次次“逃”出生天才是她的幸运。
皆因“杏是天上蟠桃种”,桃比杏更加幸运。
林黛玉没有袭人幸运,外嫁后就是死局,与贾宝玉无缘。
原文写薛宝钗只绣了“两三个花瓣”,便听到贾宝玉的梦话。既预示她与贾宝玉的婚姻短暂,也暗示她此时距离实现金玉良姻还有两三年。
不久刘姥姥过来,妙玉请钗黛喝茶用的“五年梅花雪水”,以及给薛宝钗的茶具(分瓜bān)瓟斝”上的“元丰五年”,都预示薛宝钗来到贾府五年,会在第八年(元丰年号八年)时嫁给贾宝玉。
而算时间,林黛玉比薛宝钗早来贾府两年,她会在第十年离开贾府远嫁而去,正好重叠在同一年。那时她十七岁,贾宝玉十八岁,薛宝钗二十岁。
林黛玉出嫁,薛宝钗结婚,贾家抄家,林黛玉死去,贾宝玉出家,都是未来三年后的结局。可见曹雪芹用心之深,前后文联系之紧密。
既然薛宝钗绣了莲花,就注定她在贾宝玉离家出家后的余生可怜。
所以,
金玉良缘不一定结成婚姻。
金玉良姻必然结成婚姻。就是“鸳鸯”。
但成功则未必白头到老。
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就是“莲”。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