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到底能不能饮酒?医生为你详细解答
高血压患者到底能不能饮酒?医生为你详细解答
高血压患者是否可以饮酒?这是一个困扰许多患者的问题。虽然有些人发现饮酒后血压会暂时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血压患者可以饮酒。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解析这一问题。
今天,夏医生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解这一问题:
饮酒后血压降低的假象
确实有些人饮酒后会暂时体验到血压降低。酒精能够扩张血管,使得血管扩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暂时减少,导致血压降低。但这种降低只是暂时的。随着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血压会逐步回升,甚至可能高于饮酒前的水平。中医认为,酒性温热,有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的功效,但过量则伤身。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饮酒后血压的暂时降低并不构成饮酒的理由。
高血压患者饮酒的危害
增加肝脏负担: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节气血。长期饮酒会损害肝脏,影响其疏泄功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加重高血压病情。
影响心脏功能:酒精性温热,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脏负担,加快心跳,增强心肌收缩力。长期过量饮酒,可能对心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干扰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饮酒可能会干扰药物的代谢和效果,降低疗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
增加并发症风险:高血压患者本身就面临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饮酒会进一步增加这些风险,如冠心病、脑卒中等。
中医对高血压患者饮酒的建议
尽量戒酒: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最佳选择是戒酒。如果无法完全戒酒,也应严格限制饮酒量。
控制饮酒量:男性高血压患者每日饮酒量不应超过25克酒精(相当于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38度白酒75毫升或52度白酒50毫升),女性则不应超过15克酒精(相当于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38度白酒50毫升或52度白酒30毫升)。
选择适宜的酒:如果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饮酒,宜选择低度酒,如葡萄酒等,但必须适量饮用。
注意饮酒时间:高血压患者最好在饭后饮酒,避免空腹饮酒,同时应避开血压波动大的时段,如早晨起床后或情绪激动时。
夏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不应因为饮酒后血压的短暂降低而误以为可以饮酒。饮酒对高血压患者的危害是全方位的,最理想的选择是戒酒。如果实在难以戒酒,也应严格控制饮酒量、选择适当的酒,并注意饮酒的时机。同时,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按照医嘱进行治疗,以维护病情的稳定。
(本文仅为知识分享和健康科普,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务必及时就医,切勿私自用药。)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