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策略周报】三季度经济数据对A股市场的影响
【东方策略周报】三季度经济数据对A股市场的影响
东方证券策略团队发布最新周报,深入分析了2024年三季度经济数据对A股市场的影响。报告指出,尽管三季度GDP增速低于5%,但随着一系列财政政策的推出,市场预期有所改善。同时,9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止跌回升,为市场注入信心。在A股市场仍处估值低位、美国降息的背景下,本轮政策的出台对改善A股投资预期有着积极的作用,持续反弹可期。
本周市场回顾
本周(10/14-10/18)A股市场上涨明显,创业板指、上证综指和沪深300分别上涨+4.5%、+1.4%和+1.0%。其中计算机(+10.3%)、电子(+9.6%)、国防军工(+7.9%)涨幅居前,食品饮料(-3.2%)、石油石化(-2.0%)、煤炭(-0.9%)跌幅较大。
沪深300的PE(TTM)为13倍,风险溢价为5.6%并仍在1倍标准差附近,创业板指的PE(TTM,内地)分位数仍处在历史低位,其分位数在负一个标准差以下。
美股小幅增长,香港市场有所下跌。本周(10/14-10/18)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1.0%,标普500指数上涨+0.9%,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8%,恒生指数下跌-2.1%。
申万一级行业估值来看,PE估值中,社会服务、公用事业、纺织服饰与食品饮料等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房地产、非银金融、建筑材料、电子、计算机等处于历史高位;PB估值中,农林牧渔、建筑材料、纺织服饰等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截至10月18日,原油价格为74.31美元/桶,较上周下跌-6.0%,黄金价格为2730美元/盎司,较上周上涨+2.3%;美元指数为103.46,较上周上涨+0.5%,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为7.12,较上周上涨+0.7%。
截至10月18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2%,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4.08%,本月中美10年期利差有所上升。
宏观与政策分析
国内宏观:9月CPI环比持平,PPI环比降幅收窄
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4%,环比持平;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0.6%。价格剪刀差(CPI—PPI)为3.2%。总体看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基本稳定;PPI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同比降幅扩大,环比降幅收窄。
10月18日统计局公布最新经济数据,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8%,一到三季度分别增长5.3%、4.7%和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5.4%(前值4.5%),为增速下滑4个月以后首次止跌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3.2%(前值2.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4%(前值3.4%)。
国内政策:支持经济复苏,推动高质量发展
香港市场政策
10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在资本市场方面,《施政报告》提出:鼓励更多上市公司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扩大人民币股票范围;进一步优化上市批核流程的具体措施,吸引国际企业来港上市,同时推动内地大型企业赴港上市,争取短期内实现更多标志性的IPO;提升市场效率及降低交易成本;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扩大人民币债券发行;争取国家财政部增加在港发行国债的规模和频率,以及尽快在香港推出离岸国债期货;积极与内地商讨为“债券通”(南向通)适度扩容;争取与中东等地区的大型主权基金合作,共同出资成立基金,投资内地及其他地区的资产。
国务院政策
10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会上,央行副行长陶玲表示,央行会同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向有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收购房企存量土地,央行提供必要的专项再贷款支持。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截至10月16日,“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2.23万亿元;预计到2024年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翻倍,超过4万亿元;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机制,做到合格项目“应进尽进”,已审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中国的房地产在系列政策作用下,经过三年的调整,市场已经开始筑底。财政部部长助理宋其超表示,与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相衔接的税收政策正在推进,拟会同相关部门实施利用专项债收储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政策。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表示,商品房去化周期过长城市将暂停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支持盘活存量限制土地,研究设立收购存量土地专项借款。
央行政策
10月18日,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两项金融工具发布实施。央行联合证监会下发通知,即日起正式启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目前有20家证券、基金公司获批参与工具操作,合计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同日,央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发布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可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
10月18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对货币政策即将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预告”。潘功胜表示,9月27日已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2个百分点;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降0.3个百分点。
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10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均较前期下调25个基点。
证监会政策
10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近期各方面坚决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指出未来要进一步打牢投融资协调发展基础、进一步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塑造良好市场生态等。相信随着重点改革任务加快落地,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陆续推出,存量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将更加稳固、行稳致远。
国际政策: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
10月17日,欧洲央行宣布,将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本次降息是欧洲央行年内第三次降息,也是继9月非对称降息后连续第二次降息,降息后三大关键利率分别降至3.25%、3.40%、3.65%。
行业配置
三季度GDP增速虽在5%以下,但随着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发布,对经济的预期有所改善,房地产销售也有所恢复。同时,9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止跌回升。在A股市场仍处估值低位、美国降息的背景下,本轮政策的出台对改善A股投资预期有着积极的作用,持续反弹可期。未来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执行情况,以及上市公司三季报。重点关注金融和科技行业:金融政策对证券、保险为主的金融机构形成直接利好;新质生产力及科八条、市值管理等政策对科技股形成较大利好。
风险提示
一、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假设宏观经济符合预期平稳恢复,如果出现不及预期的情况,市场表现可能会不及预期。
二、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如果不及预期,会对该行业的市场表现有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