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汉唐时期的祥瑞,宋朝的“害兽”,浅谈大象在古代地位的变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汉唐时期的祥瑞,宋朝的“害兽”,浅谈大象在古代地位的变化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8242804_121647767

大象,这个在现代人眼中憨厚可爱的大型动物,在中国古代却经历了从祥瑞之兽到害兽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大象生存环境的变化,更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的变迁。

大象在汉唐时期成为祥瑞之兽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大象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区。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几千年间,大象的活动范围曾围绕黄河地区。早在远古社会,亚洲象就已经存在于我国土地上。考古学家在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等地发现的象牙制品,证明了大象对当时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原本生活在黄河地区的大象逐渐南迁。由于封建统治中心多在北方,南方对当时的人们来说较为遥远。"物以稀为贵",此时的大象自然成为祥瑞之物。战国时期,"祥瑞"的概念已出现,人们将大象视为美好德行的象征。

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进一步丰富了大象的文化内涵。丝绸之路开通后,佛教艺术中的大象形象传入中国并本土化。汉代时,大象已成为罕见物种。中原地区若想见到大象,只能依靠南方小国进贡。《新唐书》记载:"开元初,闲厩马至万余匹,骆驼、巨象皆养焉。"可见当时饲养大象已成风潮,大象表演被视为祥瑞象征。

宋朝社会对大象的态度发生转变

宋朝初建时,大象地位仍很高,常出现在祭祀活动中,兼具祥瑞与政治象征意义。《玉髓真经》记载:"驯象贡珍形、番奴驯象形、番王骑象形、驯象驾辂形。"但南宋时期,理学兴起,批判形式主义,大象作为君主象征的地位受到质疑。一些思想家将其妖魔化,将其视为农业生产灾害的根源,甚至将其视为"害兽"。许多中原地区养殖的大象遭到杀害,一度濒临灭绝。

结语

封建王朝更迭中,大象地位随之变化。除了大象,许多其他动物也被赋予特殊意义,成为统治者管理民众思想的工具。动物地位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赋予它们的不同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