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回顾系列:自闭症(孤独症)领域大事件汇总!
2024年度回顾系列:自闭症(孤独症)领域大事件汇总!
2024年注定是特殊教育、融合教育迅猛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中,多项重要政策的颁布,众多项目的启动,共同推动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与自闭谱系障碍(孤独症)相关的事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意义深远。这些事件不仅显示出孤独症儿童逐渐为大众所关注,更标志着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已成为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的核心议题。
01 首个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2024年1月8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申请(2023年),教育部响应《“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要求,同意在浙江师范大学设立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这是全国首家国家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2024年12月11日,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启动会暨首届孤独症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标准建设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标志着该资源中心正式启用。
02 两会议题
2024年3月11日与3月1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与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都落下帷幕。在此次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就孤独症等特殊教育议题提出了多项建议和提案。
在所有提案中,共有6份关于特殊教育,而其中5份针对的都是孤独症(自闭症)患者的教育问题,某种程度上这也能体现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当下的重点,即:我国针对盲、聋、智障三大类残疾儿童的教育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在继续推动这三类儿童教育的同时,也会更加关注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问题,着重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育保障。
03 《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第五版
《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第五版于2024年4月2日,即第十七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当天正式发布。该报告由五彩鹿孤独症研究院主编,光明出版社出版。报告深入剖析了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旨在提升公众对孤独症群体的认知和理解。
报告指出,全国6—12岁孤独症儿童的出现率为0.7%,保守估计全国0—14岁孤独症儿童约200万,且每年新增约16万。这一数据凸显了孤独症问题的严重性,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04 《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 年)》
2024年7月21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6部门发布《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方案》),以进一步加强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解决孤独症儿童家庭面临的困难,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方案》明确提出,将推动落实将义务教育阶段孤独症学生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以上,对家庭经济困难孤独症学生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符合条件的纳入资助范围。
《方案》指出:支持高等院校加强孤独症儿童教育等相关专业建设,加强康复相关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和康复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目前唯一一所开设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的院校,2024年招生100人。
《方案》还指出,加强孤独症儿童医疗保障和康复救助,落实将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要求,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医疗与康复负担;加强孤独症儿童家庭生活保障和支持性服务,如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为孤独症儿童及家庭提供心理疏导、托养照料、喘息、社区支持等服务。
05 从教科立项课题看孤独症
2024年8月8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202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名单》。本次名单中,自闭谱系障碍(孤独症)相关课题共8个,在所有与特殊教育相关的课题中占比47%。
结合过去10年的数据,自闭谱系障碍(孤独症)相关课题的数量变化如下:
06 特殊教育扩优提质
2023年8月16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
《意见》中提到诸多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计划,其中与特殊教育相关的主要举措如下:2023年末至2024年全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陆续发布“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多省提出,将新建孤独症儿童特殊学校。
07 公办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
2024年9月1日,中国内地首个由省级行政部门主办的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上海市恒星实验学校正式揭牌成立。
该学校致力于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服务。学校采用跨部门合作模式,致力于开创孤独症儿童教育的新路径。
08 全国首个孤独症“3+2”中高职一体化培养项目
2024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杭州杨绫子学校与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合作,共同创办了全国首个孤独症中高职一体化班。这个项目于9月初正式开始招生,首届共招收了5名孤独症学生。
图片来自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该一体化培养项目被称为“3+2”模式,允许学生先完成中职教育,然后跳过传统升学考试,直接进入高职教育。该项目旨在为孤独症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新途径,同时兼顾他们的特殊需求。
杭州市杨绫子学校和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合作,不仅增加了孤独症学生的教育机会,也是我国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创新。这一举措有望为孤独症学生的未来发展开辟新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09 中国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联盟
为推进《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的实施,进一步提升我国孤独症儿童在研究、教育和康复领域的整体水平,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2024年12月16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牵头,联合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逾百家特殊教育学校、孤独症儿童学校、幼儿园、康复中心、康复行业企业、科技公司和高等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联盟”。
图片来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该联盟的成立,旨在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共同探讨孤独症儿童教育和康复人才培养的重大课题,并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平台与机制,推动新时代孤独症儿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10 “星星计划”
2024年9月,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基础教育司指导,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捐资支持,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设立的“星星计划”特殊教育公益项目在浙江师范大学启动;同时,孤独症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
“星星计划”特殊教育公益项目执行周期为4年,每年度将投入1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开展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训,提升骨干教师、教研员、校长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设立特殊教育奖教金项目,增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认同感;开展人工智能在特教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推动人工智能科研成果向特殊教育一线教学实际运用转化;组织公募活动,聚集更多社会资源帮助和支持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孤独症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星星计划”首个培训班,也是教育部首个大规模面向全国的孤独症教育师资培训项目。培训将帮助学员更好地了解孤独症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提升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综合素养。
图片来自人民网
在上文提到的2024年12月11日于浙江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启动会上,“星星计划”2024年度特殊教育奖教金证书颁发仪式也共同举行。
2024年度特殊教育奖教金最终确定入选教师共147人,安徽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丁海燕等48位老师获得“特教爱心奉献奖教金”,石河子特殊教育学校王婷等99位老师获得“优秀青年特教教师奖教金”。
11 《儿童康复7岁~1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康复规范》团体标准
2024年12月27日,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批准发布《儿童康复7岁~1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康复规范》团体标准。
该标准确立了7岁~17岁孤独症儿童功能康复的服务原则,并规定了服务内容、服务要求、服务支持及质量控制,适用于为7岁~17岁孤独症儿童和兼具孤独症与智力障碍的多重残疾儿童开展相关康复活动。
12 第一届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与课例征集
2024年11月28日,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第一届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与课例征集结果发布仪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交流会暨结果发布仪式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智障教育专委会、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等众多单位联合举办。
本届优秀论文与课例征集活动得到全国27个省200多家单位的支持,征集到近400篇论文、100多个课例。经相关专家遴选,25篇优秀论文、54篇创新论文,30节优秀课例、24节创新课例入选,展现了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13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特殊教育板块
2024年12月3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特殊教育板块上线。
这一平台汇总了全国许多之前并未公开发布的特教资源,进行集中展示。它不仅丰富了全国特教教师的线上学习资源库,更是推动教育公平进程的重要行动。
该板块内上线了大量关于孤独症随班就读策略的视频课程(由中央电化教育馆制作),供教师们参考。
同时,还上线了由华东师范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承担的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阶段自闭症学生支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成果——30个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学生常见问题与对策的微课视频。
该系列视频为首次发布的成体系的干预策略视频,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能够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孤独症学生,提升教育质量。
这里的问题与对策,来自上海市“基础教育阶段自闭症学生支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组(昝飞、陈莲俊领衔)组稿的《融合教育中自闭症学生常见问题与对策》。
来源:融合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