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离世,唯一女儿至今单身,企业将后继无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离世,唯一女儿至今单身,企业将后继无人?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60388207_100002470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于2024年2月25日逝世,享年79岁。这位从草根奋斗到中国首富的企业家,以其独特的管理理念和朴素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离世不仅让企业传承问题备受关注,也让人们重新思考创业精神和人生价值。

草根出身的大企业家

宗庆后出生于1945年的杭州,祖上出过将军,祖父和父亲也都有正经工作,可惜天不假年,在宗庆后记事之前,家里就已经逐渐没落了。

宗庆后家里一共有5个孩子,他是最大的那个,都说长子懂事早,确实是这样的。

父亲没有工作,家里全靠母亲在小学当老师,赚一些微薄的生活费。

一个月40块钱要供一家七口人过活,全都挤在一间几十平的破旧房子里,甚至一连好几年都吃不上一顿饱饭,新衣服更是想都别想。

贫困在他心灵深处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也让朴素成为了他一生的基调。

作为家中长子,宗庆后早早便明白了世道艰难,所以他长大后,极力渴求改善家里的条件。

他在农场种过田,也喂过猪,在纸箱厂做过流水线工人,后来又做了销售。可以说普通家庭孩子到社会上所能吃的苦,他都吃了个遍。

但是纯粹的吃苦是赚不到钱的, 想要让家人从贫困的牢笼中挣脱出来,他需要一个机会。

1986年,宗庆后因为工作表现突出,从销售升职为校办企业经销部的经理。

职位的上升不仅意味着工资的提高,也代表着他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资源。

恰逢国家改革开放的风潮猛吹猛涨,宗庆后敏锐的察觉到他的机会来到了。

背水一战借钱创业

1987年宗庆后靠借来的钱,承包了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那年他已经42岁了。

身边的人都说他傻,借来的几十万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还得上,经销部又常年处于亏损状态,这摆明了是一笔赔钱的买卖。

宗庆后却不这么认为,没有人帮忙,他就自己骑着三轮车游走在大街小巷,从汽水、棒冰还有文具纸张开始,一分钱一分钱的赚。

脚下的布鞋不知道磨破了多少次,但想到身上沉重的债务和身后的弟弟妹妹们,他只能咬牙向前。

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全年都在外奔波,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宗庆后成功将经销社转亏为盈,而且还攒下了一部分资金。

在筹备经销部业务时,宗庆后发现与保健品公司合作生产出来的儿童口服液,一年就能够获得400万的销售额。

这可是上个世纪连万元户都稀缺的年代,400万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跟别人合作只能赚小钱,既然有这个机会和门路,为什么不自己干一票大的呢?

有了这个想法,宗庆后说干就干。

他找到了营养学教授朱寿民,详细的咨询了儿童成长健康的相关知识,经过审议,决定研发一款儿童营养液。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

这句广为流传的广告语一炮打响,娃哈哈营养液,也成为了宗庆后白手起家所创下的第一份辉煌。

战胜困难,或被困难战胜

娃哈哈在儿童饮品市场获得了广泛的成功,这也让宗庆后的工作日益忙碌起来,还没来得及收获成功的喜悦,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老百姓很喜欢营养液,全都抢着买,可厂子里一共只有100多个人,就算是不吃不喝也赶不上供应啊。

宗庆后很清楚,站在时代的风口上,有些机会一辈子只有一次,如果退却了,自己可能会终身懊悔。

咬了咬牙,宗庆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兼并拥有2000多名职工的国营食品厂。

这已经不能被称为是大鱼吃小鱼了,简直是蜉蝣撼树般的举动。

宗庆后和女儿

不仅自家厂子里的工人人心惶惶,国营食品厂的员工更是反抗情绪强烈。

宗庆后大手一挥,给员工们一口气发了三个月的奖金,成功地稳定了人心。

步步谋划,纵横捭阖,仅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场兼并。

不仅让原本处于长期亏空状态的国营食品厂转亏为营,还让娃哈哈进一步开拓了市场。

钱赚的越来越多,娃哈哈和宗庆后本人,也成为了很多人眼里滴油的肥肉,不仅有竞争对手的暗中捣鬼,还遇见外国资本干预。

2007年,达能集团想要以高价强行并购娃哈哈,协商不成,对方便开始在多地起诉,企图让宗庆后的后半生都在诉讼中度过。

“我们不去欺负别人,但也不能让人家欺负了。”

经过一系列的起诉和表态,宗庆后最终平息了这一起知名的“达娃之争”,夺回了娃哈哈的掌舵权。

这也让他在娃哈哈企业中的声望达到顶峰,此时的他已经不仅仅是集团的创始人,更是企业的灵魂向导和精神领袖。

一步步做大做强,从100人到2000人,直到现在的3万多名员工,宗庆后也从那个蹬着三轮卖货的销售员,成为了中国首富。

草根老总的朴素生活

一般来说,有很多一夜暴富的人,在得到一大笔钱之后会选择挥霍,就算不挥霍,至少也会用钱来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条件。

但在宗庆后这里,这个定律完全失效了。

成为中国首富后,他的生活和从前并没有太大的分别。

他仍然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穿的鞋子是几十块钱的布鞋,身上的衣服是娃哈哈的统一工服,连高铁出行也都选择二等座。

“他每次来我这儿剪头发都朴素的要命,看他离开的背影,总觉得他很累很累。”宗庆后生前总是光顾的理发店老板,在评价宗庆后时说出了这样的话。

在身边所有人眼里,宗庆后并没有资本家那种颐指气使的坏毛病,他更像是一位贴心的大家长,真真正正的把员工放在心里。

他不允许辞退45岁以上的员工,认为每个员工的能力有差别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这件工作做不好,那么转岗就好了,没有必要辞退员工。

他给员工发房子,分巨额年终奖,真正关心员工的生活为他们家庭的圆满和人生的成长鼓掌,自己却穿着十几块钱的内衣。

他不上市不圈钱,也不把资产转移到国外,他说钱赚到一定数字之后都是社会的财富,一个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我不是资本家,我是企业家。”他真真正正的践行了自己所说出的这句话。

在宗庆后去世之后,有很多民众自发送花的娃哈哈总部以表哀思,甚至还有群众在前往祭奠时忍不住落下眼泪。

“他女儿跟我的孩子相当于是同学,我们家孩子自小就是喝娃哈哈长大的,对这个东西有很深的感情。”

“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喝这个东西,相当于是咱们的民族企业了。”

人们常说盖棺定论,一个人的得失功过,都要等他去世之后留给后人评说,宗庆后之所以被铭记悼念不只是因为他的踏实和奋斗故事。

一个真正吃过苦,从底层拼杀上来的人,能够在功成名就后仍然保持初心,不枉自己来时的路,这一点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企业无以为继?

宗庆后只有一个独女宗馥莉,早在2021年,宗馥莉就已经由娃哈哈企业的管理层,晋升为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的各项业务也都由宗庆后交由宗馥莉逐步接手。

为了给女儿铺好路,宗庆后早就在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章程修订做了明确的保障,确保女儿能够顺利接手娃哈哈。

事实证明,宗馥莉确实做的不错,自从2007年宗庆后进入娃哈哈管理层之后,不断为公司提出新的活力元素及创新营销方式,在企业内部获得了比较广泛的认可。

如今宗庆后所留下的娃哈哈股份占30%左右,这个持股数量不足以让宗馥莉拥有娃哈哈的完全掌舵权,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新旧权力交接,宗馥莉对公司事务已经游刃有余。

父亲的去世对于她而言是噩耗,也代表着曾经为她指引方向的商业巨擎彻底放手了。

如今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的宗馥莉,更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

其实在宗庆后去世之前,就曾经公开为宗馥莉招婿不要求家世,不要求学历,只要求踏实肯干,对宗馥莉好。

奈何有这样一家巨型企业在背后做靠山,普通人对集团继承人更是不敢肖想。

宗馥莉能看得上的人未必肯接过这样沉重的负担,而愿意追求宗馥莉的人呢,宗馥莉也未必看得上。

宗馥莉

就这样磋磨到43岁,宗馥莉还是没有成家,这也成为了宗庆后生前最放心不下的事。

不仅是担心自己和妻子离世之后,女儿孤苦无依,也担心娃哈哈这个家族企业将来后继无人。

可惜直到宗庆后闭眼之前,这一桩心事都未能得到着落。

现在网上经常流行的一种论调,说年轻人不爱生孩子不爱结婚,是追求自由。

社会当然应该尊重每一个人追求人生目标的权利,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都有自己选择的自由。

但人也应该考虑到自身的责任。这种责任并不是社会所赋予的,而是身为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认知。

结语

对于宗庆后而言,娃哈哈不仅是他一生的心血,更是他存在过的证明,他耗尽一生打造出来的商业帝国,不仅让他名留青史,也成为了很多人心中良心企业、国民企业的代名词。

他期待女儿结婚生子、延续血脉,不仅是一位父亲淳朴的期望,更是对这一份责任的延续。

而对于宗馥莉来说呢,今年她42岁,刚好是她父亲蹬着三轮车创业的年纪。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她还有大把的时间来确定自己人生的走向。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完成娃哈哈权力的接棒,至于以后她是否婚配,能否完成父亲的遗愿,我们拭目以待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