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语“是非好歹”的详细解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语“是非好歹”的详细解释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anzidian.cn/chacd/rdk7gd.html

基础信息

  • 词语:是非好歹
  • 繁体:是非好歹

【是非好歹】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2-20 06:38:37

基本定义

“是非好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它用来形容事情的正反两面,或者是对事物的全面评价。这个成语强调在评价或判断事物时,要考虑到所有的方面,不能只看一面。

语境分析

在文学作品中,“是非好歹”常用于表达对复杂情况的深刻理解,或者是在叙述中提醒读者注意事物的多面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劝告他人要全面考虑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伦理学,它可能用来讨论道德判断的复杂性。

示例句子

  1. 在做决定之前,我们必须是非好歹都考虑清楚。
  2. 他是个是非好歹分明的人,不会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3. 这本书是非好歹都值得一读,因为它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是非分明、好坏分明
  • 反义词:是非不分、好坏不辨

同义词“是非分明”强调的是能够明确区分正确与错误,而“好坏分明”则侧重于区分好与坏。反义词则表示无法或不愿意区分这些对立面。

词源与演变

“是非好歹”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哲学和道德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中仍然常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强调“是非好歹”的观念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有关,即在处理问题时要平衡各种因素,避免极端。这种观念在社会交往和决策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稳重和深思熟虑。它让人联想到在复杂情况下需要冷静分析,全面考虑。

个人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是非好歹”来提醒自己在做决定时要全面考虑,不要冲动。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是非好歹皆入诗,世间万象总关情。”

视觉与听觉联想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天平,象征着平衡和公正。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深沉的钟声,提醒人们要深思熟虑。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ighing the pros and cons”,强调在决策时考虑正反两方面的因素。

反思与总结

“是非好歹”这个成语在提醒我们在评价和决策时要全面考虑,不要片面。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人们更准确和全面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况。

【是非好歹】的来源

大都来一时事,搬弄出千载因,辨是非好歹清浑。
来源:-- 元·贾仲名《双调》

【是非好歹】的引证

酒醉三分醒,这么大一个人,连~也不分么?
来源:-- 金庸《笑傲江湖》第三回

【是非好歹】的相关字

1.【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2.【非】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同本义。《说文》-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非刀匕是共。、《礼记·礼运》。注:“犹失也。”-非礼也。、《世说新语·简傲》-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组词】 非常异义、非度、非道、非德、非理

3.【好】
-喜好;喜爱。《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论语》-敏而好学。、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好涵高躅、好戏子、好玩

4.【歹】
-(象形。本作“歺”,音è。甲骨文字形,象有裂缝的残骨。隶变作“歹”。“歹”是汉字部首之一,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①(è)本义:残骨。《说文》:“ 列骨之残也。” ②坏)。
-坏。与“好”相对。

【引证】 《西游记》-莫怕!莫怕!我们不是歹人,我们是取经的和尚。、《宣和遗事》-父亲做歹事,误我受此重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