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ALC与林高远ALC区别:专业评测与实战对比
樊振东ALC与林高远ALC区别:专业评测与实战对比
乒乓球底板的选择对于选手的表现至关重要。本文将对樊振东ALC与林高远ALC两款底板进行详细对比评测,从握感、手感、旋转表现、速度表现、力量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实战检验给出具体使用建议。
前期准备
在进行评测之前,建议先了解Vis家族各款底板的不同特点。本次评测主要采用的配胶方案为:正手D05,反手T80。评测者在8月份使用过V码Vis,熟悉该配胶方案,因此在樊振东ALC上沿用此配置,以便更好地体会差异。后续还会更换套胶,并与球友一起体验直板樊振东ALC和张继科ALC的区别。本次评测的主角是樊振东ALC。
实测厚度:樊振东ALC为5.74mm,重量90.3g;Vis为5.75mm,重量88g。
握感
手柄前端,樊振东ALC比Vis稍微厚一些,Vis前端较为扁平。手柄中段,Vis的线条内收。虽然手柄尾部樊振东ALC和Vis几乎一样宽,但有时会感觉Vis更像喇叭裤,而樊振东ALC更像直筒。
盲打手感区分
如果将Vis、波尔ALC、张继科ALC、林高远ALC和樊振东ALC放在一起,忽略手柄,能否盲打出不同?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老实说,全部区分的难度还是很高。
首先,最容易区分开来的是波尔ALC。它具有外脆内酥的特点,中小力量下脱板快。但如果都退台大动作进行拉冲,会发现波尔ALC是底劲支撑最弱的,最难打死人。
接下来可能区分出来的是Vis。虽然现在新码都比较容易打透,但在中等力量时,它仍然给予一种“脆实”的反馈。很实在,脆,清晰感。你总会感觉每一板都得到了反馈。当然,如果你贴狂飚,会觉得它变木了。但不变的是,它很“实”。
然后就剩下张继科ALC和林高远ALC了。对比樊振东ALC,林高远ALC的吃球陷入感更深,几乎接近内置。其实樊振东ALC也很吃球了,但林高远ALC已经到了“裹球”的境界了。
如果拉一板高吊,林高远ALC是裹球,樊振东ALC也是吃球有陷入感但没那么深,张继科ALC是吃球的同时有些Vis的实在的支撑感。
区分樊振东ALC和林高远ALC的一个关键在于:明显感觉樊振东ALC的重心更靠拍头,使得发力冲时更猛。加速,也提劲了。如果你拉球的击球点在球板中间,同时力量不大时,都会觉得樊振东ALC和林高远ALC有点虚浮;但一旦用拍头击球,会明显地觉得樊振东ALC的力量比林高远ALC更猛。
各种参数
旋转表现
樊振东ALC和林高远ALC的吃球感还是比较近似。不好说哪个更转?有球友认为Vis会比樊振东ALC和林高远ALC更转,可能是因为Vis更韧实的手感,使得拧拉时,有一个咬合的支撑点。所以自己感觉更转。
速度表现
Vis的出球更为直接。樊振东ALC和林高远ALC有更明显的吃球然后出去的感觉。但如果你擅用拍头,樊振东ALC在中等力量下的提速似乎更快。樊振东ALC稍微好的弹性也使得更容易提速和制造长弧线。比Vis更容易形变,更像弹簧?
力量表现
退台,然后发力爆,找一个防守强悍的对手。这时,你会感觉更硬朗的Vis在力道上会比樊振东ALC稍胜。当然啦,樊振东ALC的力量则稍微高于林高远ALC。
实战检验
反手拧和撕
非常轻易的弧线制造感。用樊振东ALC,比起Vis,你可以更容易地拧和挂。因为更吃球吧。它让你的反手变得更容易。上台率真的高。
友情提示,这一点,真的蛮适合于从反手开始发动的选手。
防御表现
我还是觉得Vis更硬实。防守时更有底。樊振东ALC多多少少有点虚浮、发空。
正手位
吃球感还是明显优于Vis。这使得你在拉球时,以及台内搓、摆短、加转时,感觉会比Vis更舒适。你更容易去调节弧线。拉球虽然达不到林高远ALC的天然弧线感,但也很接近了。
还是靠拍头的重心,使得你想进攻更有威胁、更暴力时,樊振东ALC会表现得比林高远ALC好。
三选一,樊振东ALC、Vis、林高远ALC
最重要的因素,即便加上张继科ALC,关键点还是:你握起来手柄哪个舒服,就用哪个吧。特别是现在Vis也做得很通透了。这几块只要适应了,对战绩(尤其业余选手)来说,可以说毫无影响。
如果将差异放大了看,Vis总是给予了稍硬实的反馈,林高远ALC总是更稳的吃球陷入感,樊振东ALC是做到了既能很好地吃球,又能提升你想猛攻时的威力。
问题是:它的重心没有Vis和林高远ALC舒服。中小力量下的反馈不如Vis硬实(很多人爱这个)。它是做到了比Vis更吃球,也可以比林高远ALC更给力。但是,有些人就是爱白月光,有些人则是需要更多的国手来使用,以“证明”樊振东ALC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