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字操”真的能预防颈椎病吗?这些人群不适合→
“米字操”真的能预防颈椎病吗?这些人群不适合→
在日常繁忙的工作学习中,颈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时常会出现僵硬、酸痛等不适的情况。"米字操"作为一种流行的颈椎锻炼方式,真的能预防颈椎病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米字操"的原理、适用人群以及正确的颈椎锻炼方法。
护颈的"米字操"却练出颈损伤?
35岁的李先生是一名IT从业者,由于常年在电脑前工作,他时常感到颈部酸痛、乏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网上了解到,做"米字操"可以有效缓解颈椎不适的症状。于是,他在工作间隙勤加练习"米字操"。
一段时间过后,他发现自己颈部确实没有那么酸痛了,然而手脚却慢慢出现了抽搐、放电的感觉,有时走着走着,就感觉到自己的腿脚没有了力气,走不动路,并且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百思不得其解的李先生来到广东省中医院颈椎病诊疗中心门诊就诊,经X线片、MR检查和医生诊断后发现,他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情况,且已经出现颈部脊髓的损伤,必须马上停止做"米字操",并进行治疗。
"米字操"是什么?
"米字操"是当下流行的一种颈部保健方法,包含颈椎的屈伸、侧屈和旋转等动作,涵盖了我们颈部活动的最大范围,而且包含几个不同动作的复合动作,练习时将头顶或者下颌当作笔头,将颈部当作笔杆,反复书写"米"字。
工作时,如果我们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颈椎、颈部肌肉就会处于紧张、僵硬状态。练习"米字操",能够通过活动颈部,拉伸周围的肌肉,改善肌肉紧绷、僵硬状态,从而达到锻炼颈椎、缓解疲劳的效果。与此同时,多方向的头颈部转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颈椎的活动度,改善关节粘连的情况。
"米字操"的练习因人而异
练习"米字操"时,我们颈部的活动达到可承受的最大范围,所以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颈椎的损伤,因此并非人人都适合练。
颈椎健康人群
对于颈椎健康的人群来说,如青少年、青壮年,无明显的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退变,"米字操"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锻炼方式。但要注意不能过快和过度地屈伸旋转,一般以练习后感觉头、颈、肩轻快、舒适为度,否则会增大椎间盘的异常应力,损伤椎间盘和关节软骨,拉伤肌肉。
颈椎病患者
患有颈椎病的人,如颈椎间盘突出症、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老年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受压等,在练习"米字操"时尤其需要注意,不能盲目地活动颈部。因为这些人群的颈椎所面临的风险要远高于正常人,"米字操"中低头、后仰头、转动和屈伸颈椎的动作,都有可能加重对颈椎的刺激和压迫,让颈椎病变得更严重。
另外,老年人中骨质增生或动脉硬化者多,椎动脉或颈内动脉管狭窄变小者多,有些老年人的颈部还存在着血管斑块。过度的颈椎转动和屈伸,会增加血管受刺激的机会。轻者出现头晕,重者则增加中风的风险。
颈椎有问题,这些锻炼原则要牢记
在日常生活中,颈椎要"动"起来是对的,但是要有节制的"动",以下几个颈椎锻炼原则请记好。
- 颈椎间盘突出者少过度低头
- 神经根管狭窄者忌过度仰头
- 少左右甩动脖子
日常生活中,既要避免颈椎长时间一动不动,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这样养护颈椎才能事半功倍。
本文原文来自广东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