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评论、吐槽、说坏话与诋毁的区别与应用
事实、评论、吐槽、说坏话与诋毁的区别与应用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事实”、“评论”、“吐槽”、“说坏话”和“诋毁”这些概念,但很多人对其理解并不清晰。本文将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大家区分这些概念,并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
客观性:事实>评论>吐槽>说坏话和诋毁
主观性:说坏话和诋毁>吐槽>评论>事实
一、事件与评论
区别:
- 事件:主观地描述事实,每个人看到的是差不多的,客观存在,不因人而异
- 评论:因人而异,个人感觉,感受,情绪,贴标签,做判断
举例和应用:
你看到桌上一盘蓝莓,说:
- “这盘蓝莓是蓝色的。”这是一个事件描述,别人看到也是蓝色的,你不管说不说,它都是蓝色的。
- “这盘蓝莓看起来很好吃。”这是一个评论,好吃的主体是你,所以,好吃,是相对于你的感觉。
一个不喜欢吃蓝莓的人可能会说:“这个蓝莓看起来一般、看起来不好吃。”这种情况下,你不能说他是错的,因为他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跟他说,“你觉得不好吃,但是我觉得好吃,你可以试一试,” 这是一个合理的建议。但如果对方不想试,你非要对方试,那就是强迫了。
如果你说:“我觉得好吃,你觉得不好吃,你是错的,连蓝莓这么好吃的东西你都不喜欢吃,你真挑食,你真是不会吃”。这就是主观地评论、贴标签,忽略了每个人的多样性。
二、评论和吐槽
区别:
- 评论:也有主观,但是对于吐槽相对客观,有好有坏,两面。
- 吐槽:只强调不好、反感的体验,只有一面。
评论与吐槽是个人感受的表达,在不伤人的前提下,可适当表达。
三、吐槽与说坏话
相对于评论,吐槽更主观,相对于说坏话,吐槽更客观,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好的一面的的评论
区分:
- 说话者相对主观还是客观
- 对被说者是否有仇恨、偏见、恶意,还是仅对他做的这件事
- 对事还是对人
当面和背后不可作为依据,背后说的不一定都是坏话,也可能是基于事实的吐槽,但是添油加醋、无中生有、恶意中伤就是甚至远超于说坏话了。
示例:
- 吐槽:蓝莓真难吃,卡嗓子
- 说坏话:我跟你说,这个蓝莓,估计有毒,刚吃了一盘,真难吃,卡嗓子,怎么会有这么难吃的东西,真希望它从世界上消失,而且我跟你说,蓝莓吃多了,可能还会说不出话,然后变成哑巴…
“我跟你说,这个蓝莓,刚吃了一盘,真难吃,卡嗓子,怎么会有这么难吃的东西”。这几句还都是正常的吐槽,虽然也是主观,但是基于自己的事实真实感受。
但是这几句“估计有毒,真希望它从世界上消失,而且我跟你说,蓝莓吃多了,可能还会说不出话,然后变成哑巴”这就变成说坏话和诋毁,“估计有毒”是扣罪名、毫无根据的,因为“难吃”而引发的“有毒”这一评论,“真希望它从世界上消失”,还有很多人是喜欢蓝莓的,他们不希望蓝莓从世界上消失。“蓝莓吃多了,可能还会说不出话,然后变成哑巴”,这就直接开始捏造了,无中生有,莫须有,凭空捏造,已经超过添油加醋了。
补充一下添油加醋的力量:一些剧村里传话“张三和李四今天在田埂上一起说话,张三和李四今天在田埂上手拉着手一起说话,张三和李四今天在田埂上谈情说爱,张三和李四今天在田埂上聊什么时候结婚,张三和李四明天要结婚了,张三和李四已经结婚了…”这层层传话和添油加醋,可怕吧
能把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说的像事实一样,脸不红心不跳,这一点那些人倒是挺厉害的。
适当吐槽可以,说坏话就不对了
简单吐槽与诋毁
区分:
- 已有的事情还是捏造的
- 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和说坏话类似,诋毁强调捏造而中伤。也可参考上文,如上文的蓝莓真难吃,就是吐槽,蓝莓有毒吃多了还会说不出话变成哑巴,就是对蓝莓的诋毁
感谢本期蓝莓和苹果、张三和李四的友情出演,以小而美或常见的的事物来举例,以求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接地气
下期(后期某一期)具体分析生活中常见例子:工作中同事矛盾,学校中室友矛盾,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