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目标总是失败?用这4步骤设计真正可执行的成长计划
年度目标总是失败?用这4步骤设计真正可执行的成长计划
每年年初,我们都会制定各种新年目标和年度计划,但到了年末却发现很多都没有完成。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种"目标设定-失败-放弃"的循环?本文将探讨传统年度规划的局限性,并提供一个更灵活、实用的成长计划制定方法。
为什么传统的年度规划不适合大多数人?
你有年度目标的习惯吗?还是你曾经写下过新年计划,结果到了年末发现几乎没完成?如果是这样,你并不孤单,因为年度规划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有诸多执行上的难度。
问题并不一定只是单纯的"目标设定错误",而是传统的年度计划往往与现实脱节,主要有两大原因:
目标过于理想化,难以落地
年度目标容易变成"远景",因为设定时往往过于乐观,高估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管理能力,错估了在一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忽略了回到日常生活后,这些计划并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执行路径,最终自然也就不了了之。目标不够贴近现实需求
有些年度目标,其实只是"当下看起来好像很重要、好像很有机会达成或者觉得达成的话很不错的",但多数情况下这些目标并非当下自己最需要完成的事情。例如:
- 想要学好一门新语言 → 但实际工作中用不到,导致动力不足且紧迫性不高。
- 想要每周运动五天 → 但没有考虑过去并没有运动习惯的基础,一开始就设定了过高的标准。
导致年度规划的执行难度过高,当现实与计划产生冲突时,坚持下去实在不符合人性,因此最终往往选择放弃。
灵活规划 vs. 固定计划:哪种计划更可行?
我们先用学习语言的计划,分别以不同的计划方式看看有啥不同:
- 固定计划:"我要在一年内学会一门新语言"
- 灵活规划:"每个月学10个单词,三个月后试着用这些单词写日记"
这两种计划方式可以明显看出三个关键点:
- 固定计划的时间周期过长,难以获得短期成就感,容易失去动力。
- 固定计划缺乏弹性,如果遇到变数,比如有更紧迫的事件出现,可能整个计划就中断了。
- 灵活规划则缩短周期、设定具体可落实的行动步骤,让计划更容易适应变化。
固定计划的思维模式通常是:"我需要完整规划好所有细节,按照计划一步步执行。" 这样的问题在于,一旦过程中出现任何变数(例如时间不够、难度超过预期),计划就容易卡住,甚至整个放弃。
相对的,灵活规划的想法则是:"先从可执行的部分开始,每个短周期结束后根据实际的成果再来调整方向。" 这样做的好处是:
- 每次的行动计划都会有明确的成果(例如三个月后能用新单词写日记),而不只是空泛的"一年后我要学会这门语言",无法知道如何才能表示自己有达成"学会语言"这件事。
- 让学习或成长变成一个滚动式优化的过程,而不是"设定目标 → 开始执行 → 遇到失败 → 直接放弃"的无限循环。
所以现在应该可以比较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年初订立的目标到了年中就完全抛诸脑后,因为如果没有短期的回顾与明确的小成果相互搭配来持续调整计划,最终年初的目标只会变成年末的遗憾清单。
成长计划执行的三大问题,该如何解决?
1. 执行动力不足 → 采用"行动先行"
最大问题:想太多,做太少。
- "我要等完美时机再开始"
- "我还没准备好,先多看看资料"
- "这计划还不够完善,调整一下再执行"
这些想法听起来合理,其实也是我最大的心魔,我也很清楚这样子实际上只是拖延的借口,背后的原因是害怕失败,干脆选择不开始。
解决方案:
- 预演失败场景:预想自己行动后"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也许因此能发现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 小范围的尝试:不要想着"做到完美"或者更直接地接受自己并非完美主义者而是害怕失败而已,先跨出一步做个小测试,例如曾经很害怕举办课程讲座的我,就先尝试与有经验的人一起合作,只负责讲特定的段落,先尝试累积经验。
2. 进度难以维持 → 建立"低门槛习惯"
除了"不想做或不敢做",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设定的标准过高",让自己感到压力太大而放弃。
例如:
- "我要每天看30页书" → 没有考虑到自己的习惯与作息等许多实际的情况,也许前几周勉强还可以执行,但动力会逐渐快速降低,开始抗拒阅读,最终可能连半本书都读不完。
- "我要每天写1000字" → 为了开始练习写作,看到许多人分享诸如此类的高频率及高标准而定下这样子明显容易失敗的目标,导致写作变成压力,在让写作成为习惯之前就放弃了。
解决方案:
- 设定"低门槛习惯",简单说就是让执行变得容易,例如每天5页书、每天50字,也许看起来有点好笑,但卻能让行动变得更輕鬆自然。
- 养成固定週期的去檢視一下進度即可,不需要每天,例如每週或每兩週回顧最終的成果其實會發現更加貼近實際情況能夠做到什麼程度,也因為不需要每天追進度,減少了不少心理壓力。
3. 失去方向感 → 采用"滚动式计划"
來探討一個執行目標過程中的潛在問題:照著計劃走著走著,中途發現自己對這件事不再感興趣了,該放棄還是堅持下去?
解决方案:
- 滚动式计划(Rolling Planning),每2-3个月重新评估一次,看看这个计划是否仍然符合当下的需求。当发现目标或兴趣已经改变,也不是"立即放弃",而是思考看看可以如何调整计划,找到更适合自己方向。
这样的目的是避免在错误的目标上浪费时间,也能确保计划更符合当前需求,并且让每段时期的积累都能延续下去,因为任何的经验与技能都有机会在不同领域中应用上。
如何设计适合自己的成长计划?
接下来尝试把前面提到的一些观点做个实际应用,提供制定成长计划的4个步骤给你做参考:
步骤 1:设定当下最重要的1-2个目标
- 避免这样做:"我要同时学编程、写作、运动、学语言。"
- 建议这样做:"这一季我主要专注在提升写作能力,次要是学习基础编程。"
步骤 2:拆解大目标,设定小行动
- 例如:"我要写一本书"→"每周写500字"
- 例如:"我要提升英语能力"→"每周看1部英文影片+用新单词造句"
更重要的是考量自身工作生活作息、可以接受的方式以及有无与目标相关经验等等,制定更适合自己标准。
步骤 3:设立短周期回顾
- 建议可以设定每2周为一个单位来检视进度,目的是观察自己实际执行状况,而非过度检讨和责备自己,好的地方持续保持,需要改善部分则帮助自己调整成更合适计划,而不是一年后才回头后悔当初怎么没完成。
步骤 4:允许弹性调整
- 计划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随时调整,前三步关注重点都是可以调整,只要能够越来越接近自己真正想达成目标都是值得改变。
成长不是一次性计划,而是动态优化的过程
希望这篇文章提及的一些观点可以给你另外一种制定年度计划思维与方法,与其花时间设计"完美计划",不如从行动开始,接受计划的弹性调整,以更贴近自己步调找到自我成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