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生物多樣性學堂雜誌》「蜂」雲人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生物多樣性學堂雜誌》「蜂」雲人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platform.hkdiscovery.com/viewarticle?id=46414

在郊外最怕遇見蜂巢,部份人更不懂得分辨【蜜蜂】和【大黃蜂】!

蜜蜂是最著名的昆蟲,聲譽也是最好的,因為人類需要蜜蜂──蜂蜜不單可口,也對健康有益處,更可提煉出如蜂蠟蜂膠等有用的副產品。蜜蜂是最典型的社會性昆蟲,由一隻蜂后帶領,長幼有序,分作繁殖用的雄蜂,社會裡的生產者工蜂,造成一個數量龐大的族群。世上有多達三分一農作物和植物均依靠動物和昆蟲傳播花粉,蜜蜂位置極其重要,沒有蜜蜂不止沒有蜜糖,連花草也會消失,農作物沒法結果,直接影響全球農作物收成。


蜜蜂/方鴻漸攝(香港自然圖鑑系列 (8) – 蟲蟲世界)

  • 型態:體黃色,胸部被滿細絨毛,腹部具黑色環紋。
  • 習性:差不多有花的地方便會見到蜜蜂的蹤影。牠們天生擁有尋找蜜源的能力,只要天氣不壞(蜜蜂很怕雨,故見到蜜蜂便可預知天氣),蜜蜂也會按時候出來採蜜。蜜蜂在採蜜的同時,也是為各種花卉作媒,好讓花卉開枝散葉──牠們身上會沾許多花粉,把花粉散播出去。
  • 特徵:蜜蜂也會螯人,也許要小心一點;不是怕蜜蜂把人螯傷,而是蜜蜂螯人後,會把尾針留下接著便會死去,很可憐。

【大黃蜂】屬胡蜂科,又稱為胡蜂、馬蜂和虎頭蜂,具攻擊性和危險性的昆蟲。身體黃黑相間體色鮮明,毒針與蜜蜂不同,可多次使用毒針蟄人。所有胡蜂都是捕獵高手,擅長捕捉其他昆蟲,偶然也會轉轉口味,改喫熟透了的果實。捕捉回來的食物很多時也是為餵飼下一代,大部份胡蜂都是社會性昆蟲。體型較大,體色多為黃黑相間,或棕褐色,很容易辨認出來。腹尾長有螯剌,以作防御之用。


胡蜂/方鴻漸攝(香港自然圖鑑系列 (8) – 蟲蟲世界)

  • 型態:體黃色,腹部第一節會突然縮小,好像長有長長的腰一般。前腹呈紅色。
  • 習性:獨棲性,以泥土建造壼狀的巢。以昆蟲為食,多捕捉毛蟲至巢中予巢中的卵作食糧,直待進入蛹期為止。
  • 特徵:胡蜂一年會造出一個巢以育養下一代;牠們的巢有時候用木屑及一些泥土作材料,形狀十分美麗,如藝術品。而這種壼巢胡蜂是香港最常見的種類之一,巢築於地上和一些堅固的樹枝間。

萬一被襲擊時,你可以用身上衣物或背包包裹頭部以作保護,因為保護頭部最為重要。因為大黃蜂或蜜蜂的針刺均有毒性,會使人出現中毒現象,引致如紅腫、刺痛、持續刺痛、灼熱等過敏現象,嚴重更引致過敏性休克,萬一不幸地被大群蜂螫傷,有可能引發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反應,因此極為危險,最好方法是盡速送院醫治。

食身環境衛生署(防治蟲鼠事務諮詢組)建設行山人士的預防措施:

  • 不要騷擾黃蜂,更不要干擾蜂巢,以免招惹黃蜂叮刺。
  • 蓋好食物和飲品,特別是熟的水果和汽水。食物的氣味會吸引蜂群,尤其是含糖分的食物。
  • 把垃圾放入密封的容器內。
  • 避免赤腳在草和林木間行走。
  • 避免侵入黃蜂的活動範圍。
  • 避免使用香水或香皂,也避免穿着顏色鮮艷或有圖案的衣服。
  • 在受到黃蜂襲擊時,拉起部分衣服蒙在頭上,避免頭部、口部和喉嚨被螫傷。
  • 黃蜂飛近時應保持冷靜及在視線不受阻礙的情況下慢慢走開,黃蜂最終會自行離去。
  • 被黃蜂螫傷後要延醫診治。
  • 如果行山跟隨正規遠足路線,通常不會遇見蜂巢,但萬一見到蜂巢亦不要騷擾牠們,因為「人」才是郊野的訪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