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什么孩子非要吼一顿才会听?父母必须知道的真相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什么孩子非要吼一顿才会听?父母必须知道的真相是......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88976

为什么孩子总是需要被吼才能听话?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家长。实际上,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孩子无声的逆反心理。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并提供实用的沟通技巧,帮助家长改善与孩子的互动方式。

孩子"不长耳朵"的背后,藏着无声的逆反

知乎上一位妈妈分享了她的经历:她的8岁儿子做事总是磨蹭,写作业时半个小时只写几个字,吃饭时手里不停地玩玩具,让她忍不住经常吼孩子。但是,不论她怎么吼、怎么骂,孩子就是不回应她。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不听话"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逆反心理"作祟。孩子两岁以后,会逐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他们特别厌烦父母的催促、指责、命令。而大部分父母都特别专制,总是要求孩子"你必须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这种喋喋不休的唠叨和强硬的态度,很容易让孩子陷入"内疚不安→不耐烦→反感讨厌"的心理变化。最终,他们就会用"假装听不见"来做无声反抗。每一个"不长耳朵"的孩子,内心都藏着深深的逆反情绪。

好的父母,学会用"技巧"去沟通

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其实感觉特别紧张、害怕,这时父母如果还大吼大叫,只会让孩子陷入无止境的暴力情绪与恐惧环境中。只有父母变得柔软,降低音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养出健康的孩子。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用吼,孩子还愿意配合你呢?

  1. 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给他重视感

在表达一件事情时,一定要确保对方"正在关注你",它能提升沟通的效率。很多父母在和孩子说话时,总是在各做各的事情,让彼此的交流少了联结感,说话的分量就大打折扣。你想教育好孩子,先看看你给孩子爱的目光足够吗?目光是一种非常有征服欲的"语言",它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重视自己,此时再带一点儿肢体语言,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也回应给父母同等的尊重与关注。

  1. 调整说话的方式和语气,给孩子尊重感

有心理学家说,孩子3岁以后处于培养自尊和自信的关键期。与孩子交谈的最重要原则是:尊重他。如:你要求孩子学习,可他还想再玩一会儿,这时候你不能发脾气去否定他,而是用尊重的语气说:"那你再玩儿5分钟,就去学习,好吗?"与孩子交谈,尽量语气温和,让孩子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把责备换成尊重,孩子更愿意听。

  1. 不要光说话,要行动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不要用嘴巴去说服别人,而是用行动去影响别人。父母,是教育中的示范者,无论何时都要做到以身作则。我们去喊孩子看书,可能你喊了好多遍,孩子都不会听,这时候用行动去提醒孩子,比你催促一万遍都管用。父母千万不要当"指挥家",而要当陪伴者。

  1. 做得好要鼓励,让孩子充满价值感

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孩子都需要正能量的鼓励。任何时候,都不要说与孩子对立的话。这样的话缺乏理解与共情,只会让孩子有分离感。优秀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正向激励可以促进孩子在下一次重复动作时更加有动力。比如:字写得有进步,就夸一夸他;考试进步了一分,也不要吝啬赞美。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我们随时在关注孩子,孩子听到你肯定他,欣赏他,会很开心,和你交流的意愿就会提升。

  1. 多向孩子开放式提问,少用陈述句

在亲子沟通中,父母要多通过提问、回答、对话和讨论的方式与孩子交流。通过问"如何"和"怎么办"这种开放式的问题,让孩子开始独立思考,最终学会如何解决问题,也更愿意与父母沟通。比如:孩子乱丢玩具,与其说"赶紧把玩具收一下",不如跟孩子说"如果妈妈、爸爸每天把东西乱扔,你会有什么感觉?家里会怎么样呢?"这种说话方式给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你的想法是值得倾听的,爸妈非常关注你的想法。这样孩子才更愿意和你沟通。

暖心的语言与情绪,会让你成为孩子的共情者,让他更愿意靠近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