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妈妈的62条教养规则:培养自律孩子的科学指南
德国妈妈的62条教养规则:培养自律孩子的科学指南
在家庭教育中,德国妈妈的教育理念一直备受关注。她们的严谨和科学性,不仅培养出了自律的孩子,也为全球父母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教育方法。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德国妈妈的62条教养规则,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
德国妈妈的教育理念
德国妈妈的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规矩大于宠爱,身教重于言教。
德国妈妈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Q1:孩子丢三落四怎么办?
→ 德国妈妈三“不”曲:不提醒,不帮忙,不管他!Q2:孩子花钱如流水?
→ 给孩子的礼物——对账本。多花的钱,就扣回来!教会孩子,多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的。Q3: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 德国妈妈的饥饿教育:不好好吃饭,就得挨饿!Q4:小孩抢玩具,怎么办?
→ 先到者先得,不然都别玩!教会孩子,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规则与秩序。Q5:孩子拖拖拉拉就是不睡?
→ 说定时间,绝不妥协!父母破坏规则,孩子就会轻视规则。Q6:我的孩子恋爱了?
→ 德国妈妈尊重孩子的爱情,因为学习爱与被爱是一种可贵的能力。
德国妈妈的十条行为准则
- 不要多帮孩子做,而是多让孩子做。
- 孩子有十个缺点,父母要为其中五个负责。
- 教养孩子,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 告诉孩子:跌倒了,自己站起来。
- 不要在孩子心里埋下暴力的种子。
- 学习如何争辩,是成长的第一步。
- 学习爱与被爱是一种可贵的能力。
- 让孩子在碰撞中成长,而不是在呵护中长大。
- 不以自己的经验,取代孩子的感受。
- 教育孩子:社会没有绝对公平,只有规则与秩序。
德国妈妈的八大岗位任务及细则
1. 能力大于成绩
让孩子成为独立、完整的个体。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父母未完成梦想的接力者。
- 规则1: 孩子像花也像大树,需要呵护更要历练!死知识和活能力,都是学习。
- 规则2: 既要学业好,更要能力强,宠物是最好的老师──教会孩子热爱生命、付出爱心和动物相处,就是一种学习。
- 规则3: 从小能和动物相处,长大就能和他人相处,拥有柔软的心,关怀弱势,善良比金子更可贵!照顾比自己弱小的生命。
- 规则4: 为故事设计不同的结局,训练逻辑思辨能力,动脑筋,就能克服困难,解决难题。
- 规则5: 从餐桌上学礼貌,随时随地机会教育,培养孩子的礼仪。
- 规则6: 放手,是学习独立的第一堂课!自己能够完成,就不接受他人帮助。
- 规则7: 不要多帮孩子做,而是多让孩子做。
- 规则8: 环保,不只是口号!就从生活做起,让孩子从小知道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环保教育,从日常生活做起。
- 规则9: 相信孩子的感受与判断力,不以自己的经验,取代孩子的感受。
2. 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否则就无权要求孩子这样去做。
- 规则10: 再怎么富裕,都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教育孩子:不必要的花费,就是浪费!几块钱也是浪费!
- 规则11: 阅读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基础。
- 规则12: 跌倒了,自己站起来!负责的第一步──告诉孩子:这是你的责任!孩子出了问题,自己要负责。
- 规则13: 以身作则,守规矩。从过马路做起闯红灯是小事吗?再小的事都要以身作则!父母坐得直,孩子就行得正。
- 规则14: 一分或一秒都算迟到,德国妈妈这样教守时!迟到一分钟,也要向孩子道歉!为了孩子,父母必须学会守时。
- 规则15: 说到做到!对孩子守信,可不是随便说说,妈妈,你说话不算话.……父母说话算数,孩子才会守信。
- 规则16: 成为图书馆的常客──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为孩子打开知识的大门。
- 规则17: 家里弥漫美妙音乐,是让孩子喜欢音乐最好的方式,潜移默化的音乐教育,父母喜欢,孩子就会喜欢。
- 规则18: 家庭气氛和谐,才能教出性格平和的孩子,不要在孩子心里埋下暴力的种子。
3. 尊重优于权威
不贬抑、不纵容,让孩子自然成长。
- 规则19: 爱无敌!爱孩子就让他知道,我不是捡来的……妈妈爱我吗?爱要大声说出来,让孩子知道。
- 规则20: 居高临下、大声训斥、缺乏耐心,只会让孩子充满压力,将孩子视为个体,平等对待、相互尊重。
- 规则21: 不干涉,多鼓励,让孩子自主学习。
- 规则22: 即使孩子犯错,也不能随便训斥,孩子也有尊严,不是孩子不成器,是教育出问题。
- 规则23: 鼓励孩子与大人争辩。
- 规则24: 尊重孩子的发言权,理解孩子的想法,对孩子说话时,要半蹲,眼睛相互对视。
- 规则25: 应该给孩子的是爱,而不是伤害,爱与被爱是最可贵的能力。
- 规则26: 尊重孩子的爱情。
- 规则27: 缺少体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4. 吃苦好过吃补
适度磨难,是对孩子最好的锻炼。
- 规则28: 让孩子在碰撞中成长,而不是在呵护中长大,磨炼孩子非凡的勇气和胆量,才能保护自己。
- 规则29: 不让孩子做家事,是害而不是爱!让孩子体会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
- 规则30: 让孩子了解社会的黑暗面,学会自我保护。
- 规则31: 饥饿教育:不好好吃饭,就得挨饿!
- 规则32: 给孩子的成人礼:尝试一个人旅行。
- 规则33: 孩子有十个缺点,父母要为其中五个负责,肯定孩子的优点,也别忘了检讨缺点。
- 规则34: 让孩子多吃点苦,长大后就不会受苦。
- 规则35: 少量的衣物能保暖,大量的衣物是负担。
5. 规则大于宠爱
宽容而不纵容,建立规则比说教更有效。
- 规则36: 订了规则,就要坚持下去,让孩子按照协议行事,才是关键!
- 规则37: 孩子自己能做的,家长不要帮忙。
- 规则38: 父母言行一致,孩子才会遵守规则。对待孩子,有两个原则:事先约法三章,事后毫不妥协。
- 规则39: 建立“能与不能、可以与不可以”的概念。
- 规则40: 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规则与秩序。
- 规则41: 父母破坏规则,孩子就会轻视规则。
- 规则42: 礼貌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培养的。没有人会因为表现得有礼貌而出错。
6. 放养优于圈养
这个不行、那个不准,怎么教出好孩子?
- 规则43: 教育孩子独立,不能舍不得。
- 规则44: 培养好习惯,就能培养好性格,从小教起,从小事入手。
- 规则45: 告诉孩子,不要斤斤计较、钻牛角尖。教孩子学会原谅,宽容待人,到底谁对谁错呢?“原谅”就是解答。
- 规则46: 十分是进步,一分也是进步,孩子,你不笨,只是还没有学会而已。
- 规则47: 鼓励和肯定是成长必需的雨露和阳光,培养自我意识,教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 规则48: 如果孩子大声说“不”,应该为他开心,鼓励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拒绝大人的要求。
- 规则49: 不要将谦虚与表现自我混为一谈,让孩子学会表现自我、传达热情,教孩子敢于站出来、敢于唱出来、敢于说出来。
7. 自由大于限制
给孩子独立空间,发展才会无限大。
- 规则50: 看到自己孩子的特点,也要看到别人孩子的特点,切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将两个孩子的优缺点做比较,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 规则51: 不要把孩子的缺点与其他孩子的优点相比,贬低孩子,会让孩子的自信归零!不要贬低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向他人学习。
- 规则52: 避开父母主导的教育方式,避免比较式的教育方法,顺着个性养,孩子也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案。
- 规则53: 多给孩子自由空间,学会对自己负责,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等于侵犯孩子的自由!亲近大自然,放养的孩子,眼界更开阔!
- 规则54: 孩子要放养,不要圈养。
- 规则55: 做决定前要思考,做决定后要负责,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让孩子自己作主,培养主见。
8. 自制甚于控制
从小建立理财观,教会孩子存到第一桶金。
- 规则56: 与其多给钱,不如学会如何用钱。
- 规则57: 二手市集体验,让孩子学习交易常识,举办儿童旧货市集,让孩子体验买卖过程。
- 规则58: 在游戏时浪费,现实生活中也会浪费,“你知道一枚导弹的价格是多少吗?”玩游戏也要抓机会教育!
- 规则59: 拥有自己的帐户,存自己的零用钱,为孩子开立银行帐户,从小学会金钱规划,发红包、对帐本的理财观:教育孩子记账力量大!
- 规则60: 让孩子知道,多花的钱是属于父母的。
- 规则61: 买东西前要想清楚,钱花完了不能再要,带孩子去银行存钱,感受储蓄的氛围,学习控制欲望,告诉孩子:花每一分钱都要考虑!告诉孩子:乱花钱是欲望的放纵!
- 规则62: 小时候乱花钱,长大就不懂得节俭,带孩子去银行,关键不是存多少钱,而是拥有储蓄意识。
如何培养亲近的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需要精心呵护的。以下三点表现,或许预兆孩子长大与你亲不亲:
- 孩子是否主动和你分享心事
- 孩子是否会对你表露真实情绪
- 孩子是否会主动向你寻求帮助
要让孩子长大后和自己保持亲近,父母要做到以下两点:
- 建立牢固的情感纽带
- 适时放手,给予自由
德国妈妈的教育理念为全球父母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教育方法。这些教育理念不仅强调自律、规则、自由、自制等教育理念,还注重建立牢固的情感纽带和适时放手。这些教育理念可以帮助父母培养出自律、独立、有责任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