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雪节气养生全攻略:从饮食到运动,全方位守护你的健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雪节气养生全攻略:从饮食到运动,全方位守护你的健康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67409

大雪节气是冬季的重要节气之一,虽然“大雪”并不一定意味着会有大量的降雪,但它标志着天气将变得更加寒冷。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如何做好养生保健,保持身体健康,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从物候环境的影响、养生的意义以及古代习俗的启示等多个角度,为大家提供全面的大雪节气养生指南。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大雪物候环境对人的影响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的“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主要描述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大量的降雪。大雪节气期间,江南地区通常会进入隆冬时节,各地气温显著下降,常出现冰冻现象。今年的冷空气活动加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种过度的寒冷可能会成为寒邪,影响人体健康,导致疾病。此外,大雪节气还蕴含着一些阳气升发的意味,因此在这个时期更需要注意养生保健。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大雪节气对于养生的意义

大雪节气的气候主题是寒冷,这对体弱者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尤为不利。在防寒养生方面,总体上需要遵循“去寒就温”的原则,既要养阳以驱寒,又要养阴,做好阴液物质的储备。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虽然大雪节气天气寒冷的程度加重,也宣布冬季防寒养生的进一步深入。但也不需要过度紧张,养生贵在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冬天坚持健身锻炼,是对自身毅力跟耐力的磨练,也是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的方法。比如很多人冬天手脚冰凉,平时取暖全靠“抖”,而健身锻炼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促进四肢回暖,你的抗寒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当然也要注意保暖。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大雪养生的古代习俗对现今保健的启示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时节已到了进补的好时节。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民间有“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从另个角度来讲,多做饭其实表示大雪后续的冬季饮食可以适当增加摄入量,保证充足的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的食用。天气寒冷,可以顺应气候调整饮食,常喝喝姜枣汤、姜茶抗寒;吃桔子、用一些解表散寒的药食两用中药或者食物可以预防外感,化痰止咳,也可以三五好友吃吃火锅,涮涮羊肉等等,只要不暴饮暴食都是很好的选择,不必拘泥。

从运动养生角度来讲,大雪后冬季运动选择以锻炼心肺功能的方式为主,如慢跑、快走等耐力项目,尽可能减少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等对抗类运动,而且这些剧烈对抗类的运动在天气寒冷的状况下如果热身不充分极易引起关节及各软组织的损伤。同时冬季的运动不宜大汗淋漓。这也是中医养生对冬季运动适度的考量,正如《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出汗,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运动的养生也要讲阴阳的平衡。

在起居上冬季宜早睡晚起,待日出后再起床,能躲避严寒,涵养人体阴气。大雪后气候寒冷,户外运动时,最好选择早上太阳出来之后的8点至9点,或者下午4点到5点之间进行。遇到空气混浊、浓雾遮天的天气,最好不要到户外锻炼,可改在室内进行。

总结

总体来讲大雪养生的原则是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共养。该动要动,该静要静,适当梳理总结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也是中风易发作的时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中风高危人群,以及曾中风已愈的人群,在大雪前后特别要注意日常的监测与健康管理,维护健康。药物进补包括中医的膏方进补还是要辩证论治,不要盲信广告。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