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自卫反击战:T62坦克的传奇经历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T62坦克的传奇经历
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不仅成功击毁了敌军最先进的T-62坦克,还克服重重困难将其打捞上岸并运至军事博物馆展出。这辆编号为545的T-62坦克,见证了那段英勇的历史,也成为了中国军事博物馆的重要展品。
滔滔的乌苏里江,英雄的珍宝岛。巍巍的完达山,冲云霄!……这首歌是一首描写珍宝岛边防战士的军歌,可是这首歌背后却包含着一场55年前的战斗。那就是珍宝岛边境自卫反击战,我们的边防战士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事迹。其中,关于军博地下展厅的一件展品,也与这首歌描述的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月15日9时46分,敌军在首次步兵进攻被击退后,由坦克和装甲车引导步兵发起第二次进攻。我某部侦察排排长于洪东见状,命令战士周锡金开火,设法将敌军出动的4辆T-62坦克引进预设雷场。周锡金用56式40mm火箭筒发射超口径的80mm破甲弹,击中了为首T62坦克的腰部,但这辆近40吨的庞然大物只 是一震,又继续向我军阵地碾压过来。只听两声巨响,T62坦克连续触发地雷,左侧履带被彻底炸坏,无法动弹。其他坦克见状,纷纷调头回撤,敌军的第二次进攻随即瓦解。在随后的时间内,敌军多次试图将这辆编号为545的T-62坦克抢回或炸毁,但都未能得逞,T62坦克最终沉入乌苏里江中。
1969年5月2日,侵略者的T62坦克被打捞出乌苏里江,并且运到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关于打捞T62坦克的故事,各种军事纪实与回忆均有介绍。但是,在坦克彻底沉入乌苏里江前,其实还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T62坦克争夺战。
在这辆展出的T62坦克四周,遍布着一些伤痕,其实是敌方为了防止我方边防战士靠近这辆坦克进行的炮击所导致。冰天雪地的乌苏里江上,双方的枪声还未停止。双方就从3月17号开始就从争夺珍宝岛变成了这辆T62坦克,当时战斗进行到了夜晚。敌方停止了进攻,我边防战士在进行从新布雷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敌人从T62坦克底下爬出。就是咱们这辆T62坦克的逃生门,在坦克底部。中国领土是他想来就来的吗?来了就不能让你回来,一个排长一个短点就把这个人击毙了。于是把这个敌人尸体托了回来,发现身上带着一本书。看样子很重要,要不为啥逃跑也带着。结果一看,就是这辆坦克的说明书与结构图。这辆坦克叫T62,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
争夺这辆T62坦克其实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坦克的先进性可以进行技术获取,第二就是证据证明敌人的侵略行为。随着,时间推移为了这辆T62坦克进行了各种争夺,最终坦克开始下沉冰面。于是决定先把坦克上面的重要部件先卸下来,可是前线没有坦克兵这可怎办?现役没有那就找退役的,于是找到了一位叫赵友的民兵连长。连夜把他给从当地人武部找来,简单的计划后就趁着夜色前往满是弹坑的乌苏里江冰面上。一部分战士进行排雷开辟道路,一部分战士负责潜伏冷枪敌人,就这样拆器材的七人组到达了T62坦克边上。由于赵友连长,以前就是坦克兵所以非常熟悉坦克的结构。战士们警戒四周观察敌情,一位战士登上咱们这辆T62坦克的顶盖相当于瞭望哨。技工协助赵连长往逃生门里面递工具,很快坦克的几大主要部件就被拆了出来分别由战士们带走。观瞄器材,电台,潜望镜等均属于坦克的重要部件,在不足15分钟的任务中。赵连长凭借以前坦克兵的经验,快速找到了一些部件的位置并且成功拆卸。其中上面的夜视系统极为重要,尽管是一代的主动红外系统可在当时也是一辆有夜视功能的坦克了。就准备撤离的时候,帮助他的技工同志却没有啥可以带回去的战利品。于是赵连长还扛出来一发炮弹,让其带回去。根据前哨侦察,敌人是15分钟一次炮击。所以这次行动被限制在了15分钟内,咱们的民兵战士艺高人胆大成功的完成了这项任务。随后这些战利品,便成为了最先的一批证据被全国各地的记者争先拍照并且采访赵连长。并且赵连长因拆T62坦克关键部件荣立2等功,参加了国庆20周年活动。
当记者问赵友连长:“您当时上去的时候怕不怕?”赵友连长直接就说:“不怕,首长让咱干啥咱就干啥。”当时在执行拆除坦克关键部件的时候,前沿指挥所的首长在见到赵友连长后立马进行了询问,坦克知识全部一一对答。没有想到转业这么多年,老本行还是没有忘记。专业的坦克兵,完成了专业的任务。
随着,冰面开裂温度回暖,乌苏里江上面的T62坦克开始下沉到了江底,于是打捞T62坦克的过程也就更加艰难了。至于怎么运到军博其实也是多种版本的传说,有人说用直升机吊出来的也有人说打捞出来直接开到了火车站的。其实不管怎么样,咱们是捞上来了。停放在了军博的室外展区,当然在进行装修后就移位到了军博地下展区也就是现在陈列的地方。
打捞过程其实非常危险,每次一靠近T62坦克敌人的炮火就进行封锁。所以,打捞的过程极为艰难,当时有海军的潜水员,民兵,技术人员与前线的边防战士。
根据经历者回忆,4月1日晚,我们接到命令去珍宝岛,任务是配合解放军把T62坦克打捞上来。坦克距离珍宝岛西侧河汊三,四米左右。四周的冰面基本上都被炸了好几遍,遍布大小的冰坑。当时,我们不顾危险,冲上珍宝岛在坑坑洼洼的冰面上艰难前进。就是要把钢缆挂在坦克上,把它绞上岸拖回来。
T62坦克里有一个解放军的指挥员,他掌握敌人炮击的规律,隔一会儿他就打开坦克盖露出头来,命令我们立即上岛隐蔽,这时往往是对方炮火密集轰炸T62坦克的四周;隔一会儿,他又伸出头来命令我们加紧完成任务,这时往往是对方炮击的间隙。炸坏的坦克死沉死沉地拽不动,我们借着月光干了两个多小时,有了很大进展。t62坦克周围垫满了石头,基本浮出了水面。在打捞的时候,其实是分为两个部件进行的打捞。先上岸的是T62坦克炮塔,最后是T62坦克的车体。最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其实是经过组装与修理后的完整T62坦克,之前的样子是炮塔分体和负重轮悬挂装置严重损坏的样子。
当时,待在坦克里面的解放军同志,也是真的勇敢无畏。T62坦克是当时敌人最好的坦克,连他自己的炮火都不可能打穿或是炸毁。不过,待在里面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因为很有可能被炮弹的震动造成一些内伤或是精神上的考验。我们的钢铁战士,就是将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发扬在祖国人民需要的时候。有人在打捞过程中掉进了冰水里,有人因突然的炮火来袭炸断钢缆后摔伤造成了大出血。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依然坚守阵地上目标只有一个“夺取T62坦克,揭露敌人的侵略罪行!”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作为一名军人身后就是祖国人民。最终在多方面的努力下T62成功的打捞上岸,编号545的敌人T62坦克现在成为了我们的战利品。
进入地下展厅后,我们看见的这辆T62坦克会被他上面的一个大灯吸引。其实这不是照明用的,而是一具红外线探照灯。虽说我们可以利用当时国内的一些反观察红外线器材进行反制(62式观红望远镜),但是该型号坦克具有的夜战能力在当时也是极为先进的。同年,我们也根据这辆战利品,借鉴其上面的先进技术研制生产出来了69式主战坦克并装备我们的中国陆军坦克部队。这时期的一系列教程与一些观瞄器材的说明书上,都是以T62坦克作为针对目标。甚至到了80年末期,研制的新式望远镜也是把T62坦克作为分划测量距离的学习目标来进行测距。
珍宝岛战斗结束48天后,也就是5月2日T62坦克浮出水面打捞上岸的时间。历史也定格在了那一时刻,T62与珍宝岛的关系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每当在军博看见它的时候,我们的思绪也就与祖国的北疆,遥远的珍宝岛联系在了一起。保卫我们的祖国,永远的战斗在英雄的珍宝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