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内容总结一】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内容总结一】
第一章 供应链导论
1.供应链的定义
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再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会考选择题】
【注:供应链并不一定包含所有的中间单位【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但是一定包含供应商、顾客这两个结构。】
2.供应链的演化历史
合(纵向一体化):所有的内容都是由自己来完成
优点:节约沟通、交易成本;协同性好;生产力强;系统控制力强
缺点:企业的投资风险增大;每个领域都充斥着大量的竞争对手
分(横向一体化):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资源能力发展核心能力。
优点:减少不确定性;
缺点: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管理难度增加
合(供应链整合):通过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
优点:节约沟通、交易成本;协同性好;生产力强
缺点:企业的投资风险增大;每个领域都充斥着大量的竞争对手
3.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的结构特征:上游分散化程度高,下游集中化程度高
供应链的存在的问题:供应链结构复杂,需求不确定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用于有效集成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一系列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使生产的商品以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被送到恰当的地点,从而实现服务要求水平的同时使系统的成本最小化。
第二章 库存管理和风险分担
1.基础定义
库存管理的定义
狭义:存放在仓库里的物品
广义: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处于限制状态的资源
库存管理的作用
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竞争产品增多
供应的不确定性:供应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交货时间都不确定
有效的供应链库存管理: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拥有正确数量的库存,从而满足顾客的服务水平,使得系统的成本最小
2.1.需求确定的经济订货模型(EOQ)
已知:
h:单位产品的年库存持有成本
K:一次的订货成本
D:年需求量(如果题目给的是周需求量,则题目会给一年有多少周)
现在需要我们计算得到Q(订货批量)
推理可得:
年订货成本:D * K / Q (因为一年的订货次数为:D / Q)
年库存持有成本: Q / 2 * h(因为我们是假设的库存从满到零是一个匀速的变化过程)
总成本 TC = 年订货成本 + 年库存持有成本
= D * K / Q + Q / 2 * h > =
(限定条件为 Q* =
)
注:需要注意:h和D都是以年为单位的实际计算量,如果是更小周期的数值,需要自行转换
2.2.需求不确定的单周期模型
2.2.1.离散型随机需求模型
这种情况一般是一种生命周期非常短的产品,并且市场的需求并不确定,而且你只有一次订货机会,在需求实现之前必须确定订货量。(所以会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订货量>需求量,另一种是订货量<需求量)
整体的解决思路是预测需求的概率分布,求得能够使期望利润最大的订货量。
举个例子:(此处不考虑初始库存的影响)
现假设一件商品:
固定生产成本Tf:10w,可变生产成本Tc:80,零售价v=125,残值c=20
左边是需求的概率分布情况,右边是不同订货情况下的期望收益情况。
计算思路:订单量小于需求量的时候,所有商品都可以销售完,订单量大于需求量的时候,多余的商品就是只有残值,就会亏损。
Q = 8000时 E = 100% * 8000 * 45 -100000= 260,000
Q = 10000时 E = 11% *(8000 * 45 - 2000* 60)+ 89% * 10000 * 45 -100000= 326,900
Q = 12000时 E = 11% *(8000 * 45 -4000* 60)+ 11% *(10000 * 45 - 2000 * 60)+ 78% * 12000 * 45 - 100000 = 370,700
注意⚠️:
1.在计算不同的Q时,公式不可以直接抄,因为Q在变化,面对不同需求,所剩下的件数也会不断变化,那么所计算亏钱的件数也就会不断变化。
2.千万千万要记得减去固定成本。
3.如果题目考虑初始库存的影响的话,最刚开始我们要计算不进行生产的收益,然后再计算生产之后的收益,那此时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按照没有初始库存来计算,然后再加上初始库存的成本,这样得到的收益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到我们是否生产,以及生产多少件
2.2.2连续随机需求下的单周期模型【报童模型】
这种情况一般是一种生命周期相对短的产品
现假设:零售价格a,批发价格b,残值c,需求量r不确定,现在需要计算订购量q,使得收益最大
解决思路:由于是每天都有需求,可以转换成一个函数f(r),每天订购q,期望收益R(q)
建模思想和离散型随机需求的模型建模一样:
r > q时,r(q) = (a - b) * q
r <= q 时, (q) = (a - b) * r + (c - b) * (q - r)
则R(q) =E(r(q))=
- (前面的积分是r <= q时,后面的是 r > q时的积分)
通过数学推导可得:
dR/dq = 0,r = q*时,函数左右面积的比为(a-b)/(b-c),此时的R(q)最大
2.3需求不确定多周期模型
术语:
AVG:分销商的平均日需求
STD:分销商日需求的标准差
L:供应商到分销商的补货提前期
K:固定订货成本
h:分销商持有单位库存一天的成本
a :服务水平,缺货的概率为1-a
订购方式有两种:
(Q,R)策略:库存降到R时,订购Q件产品
(s,S)策略:库存降到s时,订购足够的产品使库存达到S
2.3.1 持续检查策略:
库存每天都要检查
库存到达特定订货点时下单
那么安全库存为:z * STD * 根号下L
2.3.2定期检查策略:
每隔固定的时间间隔检查一次
每次检查后确定合适的订购数量
3.集中化和分散化库存管理
只考虑成本和费用的情况下:集中系统优于分散系统
4.供应链的多级库存管理
供应链的级:每一阶段或者每一层次(如批发商或零售商)
级库存:该级的现有库存+所有下游库存(包括在图库存)
级库存状况:该级的级库存 + 其在途库存 - 其缺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