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与仁义的辩证思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与仁义的辩证思考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59174892_121118915

《道德经》第十八章以独特的辩证视角,揭示了大道与仁义、智慧与伪善、六亲不和与孝慈、国家昏乱与忠臣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本章通过老子的哲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社会伦理和政治治理的全新视角。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了所谓的仁义。智巧聪明出现之后,才产生了严重的诈伪。家人之间失和,才有了所谓的孝慈。国家政治陷入昏乱,才有了所谓的忠臣。

在这一章中,老子将辩证法应用于社会生活领域。他指出,大道和仁义、智慧和伪善、六亲不和和孝慈、国家昏乱和忠臣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老子认为,当执政者失去道德和道义时,仁义、伪善、孝慈、忠臣等问题才会出现。如果大道普遍存在,每个家庭都有孝子,每个人都忠诚可信,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强调仁义了!如果人们本身纯朴善良,不追求聪明才智,就不会有伪善的存在!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就不需要强调父慈子孝了!如果国家政治清明,官员廉洁奉公,就不会有忠奸之分!

正因为大道无法在世间普遍实行,人们各行其是,甚至胡作非为,才会出现对仁义的呼吁。随着智慧和计谋的发展,人们心机越来越多,虚伪和欺骗也就越来越多。礼仪崩坏,亲情破裂,才会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子孝父慈的珍贵,才会人为地灌输孝慈的思想。当一个国家陷入混乱,执政者失去了治国方略,这时候就需要忠臣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一段话,也可以作为本章的注解。他说:“人人都会死,只要能死得体面。那些只听说‘文死谏’‘武死战’这两种死法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名节的人,却只顾着胡闹。他们哪里知道,只有昏君才会有死谏之臣,只有国家不保才会有死战之臣,他们只顾追求名声,拼尽全力去死,却没想过将来国家会怎样?必然会有战争,才会有死战,他们只顾图谋个人的功绩,拼命去死,却没有考虑国家的未来在何方?”

宝玉的意思是,如果只有文臣因谏言而死,说明君主昏庸;如果只有武将在战斗中牺牲,说明国家无法保护君主。实际上,民间也有一句俗语:“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在普通人看来,仁义道德、智慧谋略、孝子慈父、忠勇良臣,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的支柱,是价值的核心。而老子则认为,人们本应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享美好生活是理所当然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