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杠精最常用的十种手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杠精最常用的十种手段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03QEID05566FH1.html

在日常交流和网络讨论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喜欢抬杠、争辩的人,他们常常使用一些特定的手段来混淆视听、转移话题或制造矛盾。本文总结了杠精常用的十种手段,帮助读者识别和应对这些不当言论。

1. 偷换概念

他们利用词、句上可能出现的歧义来歪曲论据,进行诡辩。

A:“这个大米不好,煮的稀饭不够黏。”
B:“502黏,你怎么不去挖一勺?”

2. 红鲱鱼谬误

即转移话题,提出不相干的话题来转移原本的讨论焦点。

A:“昨天领养了一只流浪狗。”
B:“这么热心肠怎么没见你去福利院照顾老人?

3. 稻草人谬误

故意曲解对方的原意,使其容易受到攻击。

A:“谈了恋爱的人应该与其他异性保持一定的距离。”
B:“那还不许我跟别人讲话了啊?”

4. 人身攻击

他们避开事件本身的因果联系不谈,为回避自己的逻辑弱点,选择通过批评或诋毁对方的人格和品质来反驳某项论证。

“班上那么多人,他不欺负别人就只欺负你?肯定是因为你做了什么坏事!”

5. 滑坡谬误

使用一连串连续的因果关系,却又夸大每个环节之间因果关系的强度,进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

“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工作你就只能扫大街,你难道想一辈子扫大街吗?”

6. 假两难悖论

在具有多重可能造成的原因时,他们的论证却仅预设两种情况,形成一个假的“两难悖论”。

“不公开发表声明,肯定是心虚了吧!”
“不为你买包的男人,一定不爱你。”

7. 从众谬误

将一个观点的受欢迎程度看作其真实性或价值的高低。

“如果它不是真的,那怎么朋友圈的人都在转(发)?”
“微博上都这么说,肯定是实锤啊!”

8. 诉诸主观情感谬误

他们预设“动机合情何理的行为是恰当的”,即所谓的圣母biao”。

“你现在是这么说,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如果你是他,你也会这么做的。”
“你这么有钱,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为什么不捐款?”

9. 轻率概括

仅通过观察或一小部分群体,就对一整个群体做出概括。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不好笑吗?不知道发这个有什么意义!”
“你看我95后的助理都月薪5万了,你怎么就不相信努力是成功之母呢?”

10. 错误的类比

预设在某些部分相似的事物在另一些方面也会相似。

“大家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怎么人家能考满分,就你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