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远离肝硬化,要从源头上做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远离肝硬化,要从源头上做起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5f806afe4b0f6c5abd5b24d.html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

肝硬化,一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恐惧的医学名词,简单来说,就是肝脏变得坚硬。这通常是由于肝脏长期受到各种因素的损害,导致肝脏细胞发生炎症或坏死,并逐渐被纤维组织所替代,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最终使得肝脏结构发生改变和肝脏功能失代偿。

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

肝硬化的成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主要有:

  1. 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这些病毒感染后,应及时给与抗病毒治疗,如未给与抗病毒治疗并出现反复肝功能异常,很容易发展为肝硬化。

  2. 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1. 脂肪肝: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脂肪肝并引发肝脏炎症,导致肝纤维化进而演变为肝硬化。

  2. 药物性肝损害:对乙酰氨基酚、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肿瘤化疗药物、部分中草药(雷公藤、何首乌、土三七等)、抗风湿病药物等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对肝脏产生损害,导致肝硬化。

  3. 其他导致肝硬化的病因:

  • 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等。

  • 遗传、代谢性疾病:包括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肝淀粉样变、α-抗胰蛋白酶缺乏、糖原累积症、半乳糖血症、高酪氨酸血症、肝性卟啉病。

  • 循环障碍:如布-加综合征、右心衰竭等。

  • 自身免疫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 隐源性肝硬化。

筛查肝硬化需要做哪些检查

  1. 肝功能检查: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肝脏功能异常。

  2. 肝脏B超或CT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形态和结构的变化,有助于诊断肝硬化。

  1. 肝脏硬度检测:通过非侵入性的肝脏硬度检测,可以评估肝脏的硬度,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肝硬化。是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最简便的方法。

  2. 内镜检查:胃、肠镜仍然是筛查消化道静脉曲张及评估出血风险的“金标准”,及早发现门脉高压的存在。

  3. 肝脏病理检查:肝组织活检是诊断与评价不同病因致早期肝硬化及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是一种有创检查。

肝硬化会带来哪些并发症

肝硬化不仅会导致肝脏功能下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

  1. 门静脉高压:肝硬化时,肝脏内的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可能出现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等症状。

  2. 肝功能失代偿:随着病情的发展,肝硬化可能导致肝脏功能逐渐丧失,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功能衰竭等。

  3. 肝癌: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预防肝硬化,要从源头上做起

  1. 控制病毒性肝炎:接种乙肝疫苗,定期进行乙肝、丙肝病毒筛查,发现肝炎病毒感染后及时抗病毒治疗。

  2. 戒酒:减少酒精摄入,尤其是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应当尽早戒酒。

  1. 调整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保持均衡饮食,预防脂肪肝。

  2. 合理用药:避免长期滥用药物,尤其是可能对肝脏产生损害的药物。

  3. 及早明确病因:如有不明原因的肝损伤,应尽早完善检查,筛查寄生虫、遗传、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尽早明确肝功能异常原因,给予相应治疗。

本文原文来自北京日报客户端,由消化内科专家郑俊福供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