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朝画家罗聘称能看到鬼,还画下鬼的样子了,从乾隆时期流传至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朝画家罗聘称能看到鬼,还画下鬼的样子了,从乾隆时期流传至今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C1A9J40543LPNW.html

清朝画家罗聘以《鬼趣图》闻名于世,这组画作不仅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更通过鬼怪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本文将为您讲述罗聘的生平故事及其鬼怪画作背后的社会寓意。

罗聘出生于1733年,是“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天生眼色浅显,长大后眼色更是变为蓝色,被村中老人认为拥有阴阳眼,能够见到鬼神。这种传说也为他日后的为鬼神作画奠定了一定的神秘色彩。

罗聘25岁时拜金农为师,金农对于他这个关门弟子非常的疼爱。五年后学成归来,此时绘画风格已经趋于成熟。后来据说,他曾在一次外出写生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些旁人看不到的景象。当罗聘描述出这些景象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看到的竟然是一些鬼魂的形象。

再到后来,师父金农的去世对他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为了纪念师父,他创作的题材由此开始转向鬼神。罗聘对外声称自己能见鬼,并创作了一幅根据自己看到所画的鬼魂图,图中的鬼魂离奇诡异,令人毛骨悚然。村中的老人们看后,也确认了图中人物的身份,这进一步证实了罗聘能见鬼的传闻。

罗聘的代表作《鬼趣图》创作于清乾隆三十六年,这组作品一共有八幅。每一幅都描绘了不同形态的鬼。

第一幅描绘的是两只鬼缥缈不定模模糊糊。第二幅是两只如同死后的鬼界主仆。第三幅为男女鬼魂图。第四幅描绘的是一个持拐杖的鬼怪和一个捧酒杯的小鬼。第五幅看着就像是小鬼在被大鬼追逐和驱赶。第六幅是四鬼躲在一把破伞下面,如同难民在寻找庇护般紧紧贴在一起。第七幅则是两个骷髅在墓前好像是在相互交谈着。第八幅是一个绿发鬼怪在一片白雾中伸展极其修长的肢体。

《鬼趣图》不仅是罗聘艺术创作的巅峰之作,更是一部充满社会讽刺和深刻反思的作品。罗聘通过这些鬼怪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和矛盾。

第一幅缥缈鬼怪就像是那些在道路上乞讨的难民,暗示了那些被社会抛弃和忽视的人群。他们在社会的边缘苦苦挣扎,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第二幅主仆鬼其实是在讥讽封建单位等级思想,揭示了主仆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在封建社会中,主仆关系往往被神圣化,但在罗聘的画中,这种关系被彻底颠覆。

第三幅男女鬼讽刺人性贪欲,即使在鬼的世界中,人性的贪欲和丑陋依然存在。第四幅持拐杖的鬼讽刺阿谀奉承,表现了那些在权力面前低头哈腰的人们。第五幅小鬼被追逐象征官僚压迫,小鬼在大鬼的威逼下无处可逃,象征了当时社会中弱者被强者压迫的现实。

第六幅躲在破伞下的鬼如同难民,寻找庇护的鬼魂象征了那些在社会中找不到安全感的人们。第七幅两个骷髅在坟墓前的交谈,就像是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邻居之间在聊家长里短,由此可见即使是变成鬼了,其中的关系依然十分复杂。

第八幅绿发鬼怪象征压抑的释放,绿发鬼在雾气中伸展修长的肢体,象征着当时被压抑环境的人们在没有束缚后的解脱。

罗聘的后半生,画风逐渐从鬼怪题材转向了佛像绘画。对于他的这一转变,学界的研究者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罗聘转向佛像绘画是为了祭奠他的亡妻,以此来表达他对逝者的思念和哀悼。另一些学者则是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罗聘是为了避免一直画鬼会为他的晚年带来不好影响,所以转向更为祥和的佛像题材。

但是无论原因如何,罗聘的佛像画作在艺术界同样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他改用细腻的笔触和庄重的色彩,描绘出佛祖的慈悲和智慧。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佛教的深刻理解以及罗聘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反思。

罗聘的鬼怪画作《鬼趣图》不仅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还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尽管现代科学揭示了鬼神不存在的事实,但罗聘的作品依然在艺术领域中闪耀光芒,成为人们了解历史和社会的一扇窗户。罗聘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创造了许多不朽的艺术作品。他的鬼怪画作不仅是艺术上的杰出作品更是我们共同的宝藏,他的佛像画也表现了一些有关佛教的宗教思想,表达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我的探求。

参考资料:
《清史稿》
百度百科——罗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