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丨日常少穿3种鞋,伤脚又伤膝!
提醒丨日常少穿3种鞋,伤脚又伤膝!
在日常生活中,鞋子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舒适度,更直接影响到足部和膝盖的健康。本文将为您揭示三种可能对脚和膝盖造成伤害的鞋子类型,并提供科学的选鞋建议。
三种可能伤害脚和膝盖的鞋子
1. 鞋底太软的鞋
近年来,"踩屎感"的鞋子因其柔软的鞋底而广受欢迎。然而,这种鞋底过软的鞋子会导致脚底板缺乏支撑力,可能导致足弓塌陷。长期穿着可能会引起软组织损伤,造成足部疼痛,甚至影响到踝关节及膝关节的健康。
图片由AI生成
2. 鞋底太平的鞋
随着天气转暖,许多人会换上单薄透气的平底单鞋。虽然这类鞋很轻便,但太平的鞋底同样会让足弓缺乏支撑。如果鞋底做得很薄,没有专门的缓冲层,减震功能也会较差。长期穿着这种鞋,走路、站立时脚容易受力过大,可能会诱发韧带炎症及足底筋膜炎。
3. 鞋底太厚的鞋
厚底鞋因其增高的效果和较好的减震能力而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但松糕鞋的前底后跟都又厚又平,就像是踩着高跷走路,感知不到地面的坑洼,容易扭伤脚踝。而且,松糕鞋垫高了脚部,会让身体的重心前移,改变人体的正常线条,导致膝关节过伸,会增加骨关节炎、髌骨软化的患病风险。
图片由AI生成
如何选择一双保护足部的鞋子
1. 三分之一处弯折
选鞋时将鞋尖和鞋跟对折,如果折弯点在鞋底前1/3,对足弓会起到非常好的支撑作用,穿着最为舒适。如果鞋的折弯点在正中间,对足弓的支撑力差,容易出现崴脚的问题。如果鞋底特别硬不能折弯,这种鞋穿起来会特别累。
图片由AI生成
2. 鞋底要"硬"
这指的是鞋底的支撑性。一款支撑性能好、有一定足弓支撑作用的鞋子可以缓解关节退变,缓解疼痛。当然,鞋底的硬度主要指外部。为了舒适,鞋底的内部一定要柔软有弹性,这样可以预防或缓解足跟痛、筋膜炎等病症。
3. 鞋帮要"挺"
鞋面软一些,不容易挤压脚面、脚趾,还能透气防潮。鞋帮子硬一些,则能帮助我们维持踝关节和足跟的稳定,让我们走路时有良好的步态。测试方法也很简单,按压一下鞋帮子,不塌陷的为合格。
4. 鞋头要圆
鞋子除了要跟脚、不松垮,还要保证有空间、不挤脚。一般来说,圆头要比尖头的空间大,对脚趾和足底压力更小。在实际购买时,大家选购符合自己脚趾走向的鞋会更舒服。
5. 大小合适
鞋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比较合适的鞋的大小应该是最长的脚趾尖和鞋尖内侧边缘间有1厘米的间隙,也就是脚趾与鞋尖应留有一横指的距离。
本文内容综合自养生中国、CCTV生活圈、科普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