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中药已被国家药典禁用?不仅有肾毒性还致癌,别再以为是好药
3种中药已被国家药典禁用?不仅有肾毒性还致癌,别再以为是好药
中药因其天然属性,常被人们视为安全无害的养生保健选择。然而,近年来因不当使用中药导致健康受损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通过两个真实案例,揭示了中药潜在的健康风险,并详细介绍了哪些中药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以及如何安全使用中药。
两个因“养生”导致肝损伤的案例
周先生的案例
周先生平日里十分热爱养生,半年前听人说三七、决明子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就自行购买服用。没想到,半年后的体检中发现肝脏处有弥漫性肿块,考虑可能是肿瘤。进一步检查发现是肝小静脉损伤。医生了解其长期服用中草药后,判断这正是诱发其肝损伤的原因。
刘大叔的案例
刘大叔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多年,一直服用相关药物控制病情。一个月前,他听邻居说有个中药偏方天然无副作用,吃了就不用吃西药了。于是托邻居买了方子回家服用。两周后,他发现自己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发现转氨酶超过正常值的8倍,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急性肝损伤。医生询问得知刘大叔一直在服用中药偏方,这很可能是造成肝损伤的原因。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很多人因为信任中药天然无副作用,长期服用中药治病或保健,然而这种做法真的科学吗?
中药并非纯天然无毒
中药并非纯天然无毒,根据《中国药典》记载,有83种中药材具有潜在毒性,被分为大毒、有毒、小毒三个等级。尽管部分中药来自天然植物,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可以治病,但如果服用不适,即使是性味平和的中药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中药的毒性可分为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是指药物的偏性,在身体出现疾病时会出现阴阳盛衰之偏,药物想要治病就得有对抗偏性的特性。简单来说,中药的偏性是指对待某种疾病的特性,和毒性对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狭义则是指药物本身的毒性,使用不当会给身体造成较大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这5类中药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别再吃了!
不少中药都会对健康造成损伤,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马兜铃酸类的药材,目前已知马兜铃酸植物有600多种,我国有40多种,如广防己、关木通、马兜铃、天仙藤等。由于马兜铃酸有很强的肾毒性、致癌性,很多含有该成分的中药都被禁用了。2015版《中国药典》仅收录了天仙藤、细辛、马兜铃三种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广防己、关木通、青木香由于马兜铃酸含量较高,已经被药典除名。
除了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外,以下几种中药也会给身体造成损伤:
何首乌:未经过炮制很可能有蒽醌衍生物大黄酚成分,该物质会对身体产生毒性,最为常见的表现就是肝脏损害、胃肠道充血。
番泻叶:具有很好的通便作用,适合急性便秘患者,用量在5~6g即可。长期大量使用,其所代谢产生的蒽醌类活性产物,会给肝脏带来损伤。
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的作用,但其内里的挥发油、水溶性物质长期食用容易损伤肝脏,甚至会演变成肝硬化。
白果:具有抗菌、止咳、清肺等作用,但其内里还有银杏酸、氰苷等有毒成分,绿色的胚芽毒性最强。长期大量食用白果,会导致腹胀等不适出现,严重的还会引起肝中毒。
土三七:土三七和三七的名字仅一字之差,但药效却天差地别。土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其内里还有吡咯烷类生物碱成分,会给肝脏带来较强的毒性,严重的时候会引起肝炎、肝衰竭,威胁生命安全。
如果你服用了以上中药,并出现不适,但不确定是什么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安全使用中药,3个原则不能忘
想要安全使用中药,一些细节问题一定要做好,这3个原则一定不能忘:
注意辨证施补:服用中药之前一定要与专业的医生沟通,让医生根据自身的体质、病情辨证施治。
注意服药时间:滋补类的中药一般都药性温和,建议在空腹状态下服用有助于胃肠道吸收。如果是安神补脑类的中药,则建议在睡前服用,具体的还是要遵医嘱。
注意保护脾胃: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本身胃肠道功能较弱,所以服用滋补类药物要小剂量、少次数进行,避免滋补过度反而给健康带来负担。
中药并非完全无毒,在服药之前一定要遵医嘱进行,避免因为不当的用药方式反而影响健康。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参考资料:
[1] 《药师说药丨中药真的无毒无害吗?“是药三分毒”的中药毒性您了解吗?》. 中国药房.2024-03-27
[2] 《最伤肝的5种中药,你还经常吃!每个服中药的人都要注意》.健康圈.2019-09-21
[3] 《冬季进补 别乱用补药》. 健康报.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