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婴儿奶量表:不同阶段奶量需求及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四大指标
0-1岁婴儿奶量表:不同阶段奶量需求及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四大指标
新手父母常常会担心宝宝是否吃饱,喂奶量是否合适。本文将详细介绍0-1岁婴儿在不同阶段的奶量需求,包括具体奶量表、计算公式以及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四大指标。
0-1岁婴儿奶量需求详解
新生儿(出生-15天)奶量
- 出生1-3天:约5-20ml
- 出生4-7天:约25-50ml
- 出生7-15天:约60-90ml
建议每1-3小时挤奶一次,每天喂8-12次。
15天-30天婴儿奶量
每次奶量约60-120ml,可改为每3-4小时挤奶一次,一天总奶量约500-600ml。
满月-2个月婴儿奶量
每次奶量约120-150ml,可降低至每日6-7次,一天总奶量约700-900ml。
2-4个月婴儿奶量
每次奶量约150-180ml,每日5-6次,一天总奶量约700-900ml。
4-6个月婴儿奶量
每次奶量约180-240ml,约4-5小时喂一次,一天总奶量约800-1000ml。
6-8个月婴儿奶量
每次奶量约200-240ml,约4-6小时喂一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一天总奶量降至600ml。
8-12个月婴儿奶量
每次奶量约200-240ml,时间拉长至每6小时喂一次,一天总奶量约600ml。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观察喝奶节奏:一般吸吮速度慢下来就代表宝宝快吃饱了。但如果宝宝喝奶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或者喝奶后很快(少于1小时)就饿了,代表宝宝没有喝饱。
观察喝奶后表情:吃饱后的宝宝,不哭不闹想睡觉!宝宝喝完奶,呈现愉快的精神状态,或者能够快速进入睡眠,表示吃饱了,如果宝宝有不耐烦、哭闹,且睡眠品质不好,可能处于饥饿状态。
观察排便是否正常:宝宝每天大概更換4-6次尿布,便便一般是金黄色、略稠。小便:正常情况下,吃飽的宝宝每天大概有4-6片湿透的尿布。大便:喝饱的宝宝,便便一般是金黄色略稠。如果宝宝的便便长期绿便,而且每次便量较少,可能是没有吃飽。
看宝宝体重变化:宝宝的体重变化是衡量是否吃饱的重要指标,如果宝宝体重长时间增长缓慢,可能没有吃饱。
新生儿奶量表与计算公式
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公告资料:
- 出生1-2天的新生儿,胃容量约一顆小弹珠,可容纳奶量5-7ml。
- 出生3-4天的新生儿,胃容量约一顆弹力球,可容纳奶量22-27ml。
- 当新生儿满10天后,胃容量约一顆兵乓球的大小,可容纳奶量60-81ml。
建议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每间隔1-3小时哺喂一次,每天至少哺喂8次。同时,通过观察宝宝的排尿和排便状况来判断是否吃饱:
- 出生1-2天的宝宝,排尿量至少1-2片尿布、排便量1-2片,大便呈黑色或墨绿色。
- 出生3-4天的宝宝,排尿量至少3-4片尿布、排便量3片,大便呈黑色或墨绿色。
- 当宝宝满10天后,排尿量至少6片尿布、排便量3片,大便呈黄色或软便状。
新生儿吃饱的反应
当新生儿吃饱后,会将头转离乳房,或是对含乳没兴趣,满足的放鬆四肢与手掌进入睡眠;相反地,如果新生儿情绪躁动,或是双手握紧拳头,可能是肚子饿了!可以藉由新生儿的肢体动作来观察新生儿是不是吃飽囉!趁著餵奶前後觀察看看,爸媽們說不定可以發現新生兒很有趣的反應!
Q:如果宝宝一手握拳,一手没握拳,那这样是吃飽還是没吃飽?
A:观察宝宝有无寻乳反应,当宝宝不願意继续吸吮,呈现放鬆想睡覺的樣子,代表宝宝已經吃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