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基于大模型的应用开发:不确定性的优雅掌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基于大模型的应用开发:不确定性的优雅掌控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53ai.com/news/finetuning/2024102450264.html

在大模型开发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困惑:为什么相同的提示词会得到不同的回答?这种不确定性是否意味着大模型还不够成熟?事实上,不确定性是大模型的创造之源,而不是待消除的缺陷。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工程实践中优雅地驾驭这种不确定性。

第一部分:认识不确定性

1.1 不确定性的本质

  • 概率分布下的必然:大模型的输出本质是在概率分布中的采样
  • 差异性的价值:不同视角的回答往往展现出模型理解的深度
  • 创造力的根源: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AI具备了创造的可能

1.2 常见的不确定性表现

  • 内容层面:相同输入可能产生不同的输出
  • 形式层面:输出的结构和格式可能存在差异
  • 质量层面:回答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可能波动

第二部分:工程化的智慧

2.1 控制的艺术

  • 温度调节:通过temperature参数控制输出的确定性
  • 采样策略:使用top-p等手段影响词的选择分布
  • 上下文约束:通过精心设计的prompt框定输出空间

2.2 结构化的力量

  • 模板设计:构建清晰的输入输出模板
  • 格式约束:使用JSON Schema等工具规范输出
  • 验证机制:建立输出的质量检验体系

第三部分:平衡的艺术

3.1 场景驱动的决策

  • 创意场景:保留更多不确定性,激发创新可能
  • 任务场景:增加约束,确保输出可控
  • 混合场景:根据子任务特点灵活调整

3.2 工程实践的智慧

  • 分层控制:区分核心信息与辅助信息的确定性要求
  • 弹性设计:建立可调节的控制机制
  • 容错机制:优雅处理不确定性带来的异常

第四部分:实战案例

4.1 内容创作助手

  • 痛点:如何在保持创意的同时确保输出质量
  • 方案:多轮对话设计 + 分层验证机制
  • 效果:实现创意与规范的平衡

4.2 智能客服系统

  • 痛点:回答的稳定性与个性化的矛盾
  • 方案:核心信息模板化 + 表达形式多样化
  • 效果:既保证准确性,又提供个性化体验

结语:优雅与效率的统一

工程化不是枷锁,而是释放大模型潜力的法门。通过恰当的技术手段,我们能够在保持模型创造力的同时,确保其输出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这是一门需要持续实践和优化的艺术,而掌握这门艺术,就是在大模型时代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