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不再低级、误用反成潮流:从平成到令和,日语30余年的微妙转变
方言不再低级、误用反成潮流:从平成到令和,日语30余年的微妙转变
2019年4月30日,日本明仁天皇退位,改由皇太子德仁继位,正式开启崭新的“令和时代”,至今已有五年。回顾平成30余年的日语演变过程,东京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井上史雄,就讲述了平成时期中各地方言、敬语变化,与日本社会、职场间的关联。
来源:新潟県観光協会
进击的方言
井上教授指出,日本进入明治时期后,为统一语言,一直将方言视为应该“扑灭”的对象,甚至在二战结束后,也还有许多民众有所谓的“方言自卑情结”。
那时,凡是以方言为主题的研究、或是包装上写有方言的伴手礼,皆会被投以异样的眼光。与此相对,进入平成时代后,日本民众开始乐于讲方言,将方言视为重要的文化,方言的社会地位明显上升。
随国民对方言的重视上升,日本国内也开始出现许多使用方言的广告标语、流行语。
来源:山口県観光連盟
像是山口县观光联盟就以“おいでませ山口へ”(おいでませ为山口当地方言,意思同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故整句标语翻译为“欢迎来到山口县”)为标语;
NHK知名晨间剧《海女》中出现的“じぇじぇじぇ”(岩手县北三陆地区方言,为当地表惊叹、感动时的语气词,可翻译为咦或唉,可因惊讶程度不同增减じぇ的数量),甚至获选为日本2013年的流行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民对于方言的接受度、重视度开始上升,但从平成时期总体来看,方言发展有稍微衰退的趋势。
久慈市小袖海岸“小袖海女センター” / wiki@Toomore Chiang CC2.0
从数据来看,受标准日语普及的影响,即使是在自豪于本地方言的关西地区,当地年轻人说标准日语的比率,也比说方言的比率高。
从统计资料来看,关西地区年轻人在二战结束后,约有1成民众改说标准日语,昭和后期则成长至5成,到了平成时期,已有高达9成的民众日常生活使用标准日语。
相对于关西等方言变化繁多的地区开始使用标准日语,东京则出现各地方言迅速传入、而后通过民众在日常生活使用,进而发展至全国的例子。
关西腔对于日本年轻人充满吸引力 / Simejiランキング
例如日语学习者、常看日剧动漫的人耳熟能详的“うざい”(东京多摩地区的方言,うざったい的简略说法,意思同うるさい,即烦死了、吵死了);
或常见于句子语尾的“じゃん”(一种说法认为是神奈川县方言,也有人认为是关东至中部地区都会使用的方言,还有一说是横滨的方言,意思同ではないか,带有强烈的断定语气)。
敬语:不再是绝对上下关系
除方言出现变化外,日语的敬语也在这30年间出现了变化。井上教授表示,所谓的敬语或谦词,原本是基于说话者双方(或双方以上)的上下关系而产生的语言,但进入平成后,敬语变成也可以在双方(或双方以上)的平等关系下,陈述者对听话者表示礼貌时使用。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させていただく”(例如准备开始报告时说的“始めさせていただく”,直译为请让我开始、请容我开始)等,使用时双方不一定为上下级关系。
来源:pakutaso
与之相对,日本过去在地位较高的人(上司、长官、贵宾等)不在场时,通常会用敬语描述与其有关的事件。但近年,有部分民众会误用“常体”(日常生活、或关系较亲近时使用的语体)叙事,出现将错就错的情形。
井上教授指出,敬语的平等化,带动了社会民主化、平等化。除了敬语的使用对象从上位者,改成说话者根据场合使用外,企业也开始出现称呼同事姓氏,而非职称的情形。
更有甚至,有些年长或地位较高的人,甚至开始对晚辈、基层员工使用敬语。
此外,在学习初级日语时常见的“です”(语尾词,依情况而有不同的解释),也在平成时期发展出许多新变化。
“です”除作为一种较客气、慎重的表现外,在日本学生的运动性社团中,还出现所谓的“晚辈体”,即简化“です”而成的“っす”。
误用成惯用
从日语网络辞典“Weblio”等辞典来看,这种“晚辈体”虽带有对前辈的敬意,但从整个日语系统来看,井上教授认为它仍处于一般敬语及非敬语之间,不能算正式的敬语。
其他还有原本是方言,但后来转变成惯用的情形。例如“见られる”(看、看到的敬语,以及被看)省略了“ら”,演变成“见れる”。
来源:pakutaso
平成30年,日语经历了不小的变化。进入令和时代,对于未来日语将有怎样的变化,井上教授表示,日语自过去发展以来,其实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顶多是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成使用上较方便、简单易懂的形式。
前述提及的“平成日本语”中,虽有不少案例为误用,但也难以否认这些“将错就错”带来的便利性,令和时代的日语会不会延续这样的发展,将继续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