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镍矿的浮选工艺详解
硫化镍矿的浮选工艺详解
硫化镍矿的浮选工艺是目前从硫化镍矿中回收镍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将从浮选原理、矿物表面润湿性差异以及浮选药剂的作用等多个方面对硫化镍矿的浮选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硫化镍的浮选
浮选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添加浮选药剂,使目的矿物表面疏水,与气泡粘附,从而实现矿物分离的一种选矿方法。对于硫化镍矿,其浮选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矿物表面润湿性差异
硫化镍矿物表面在特定的浮选药剂作用下具有疏水性,而脉石矿物表面则保持亲水性。当矿浆中通入空气形成气泡时,疏水性的硫化镍矿物会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上升到矿浆表面形成泡沫层,而亲水性的脉石矿物则留在矿浆中,从而实现硫化镍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
浮选药剂的作用
浮选药剂在硫化镍矿浮选中起着关键作用。常用的浮选药剂包括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
捕收剂:捕收剂是浮选过程中最重要的药剂,其作用是改变矿物表面的润湿性,使矿物表面疏水,从而易于与气泡粘附。常用的捕收剂有黄药、黑药、脂肪酸等。
起泡剂:起泡剂的作用是产生稳定的小气泡,使矿物颗粒能够附着在气泡上并上升到矿浆表面。常用的起泡剂有松油、甲酚油等。
调整剂:调整剂的作用是调节矿浆的pH值、抑制某些矿物的浮选、活化某些矿物的浮选等。常用的调整剂有石灰、硫酸、氰化物等。
浮选工艺流程
硫化镍矿的浮选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磨矿:将硫化镍矿破碎至一定粒度,使矿物单体解离,便于后续的浮选分离。
调浆:将磨矿后的矿石加入适量的水,形成矿浆,并加入必要的调整剂,调节矿浆的pH值等。
粗选:加入捕收剂和起泡剂,通过搅拌使矿物颗粒与气泡接触,疏水性的硫化镍矿物附着在气泡上,形成泡沫层,通过刮泡机刮出,得到粗选精矿。
扫选:将粗选后的尾矿再进行一次或多次浮选,以回收残留的硫化镍矿物。
精选:将粗选精矿进行进一步的浮选,以提高精矿品位,去除杂质矿物。
影响浮选效果的因素
硫化镍矿的浮选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矿石性质:包括矿物的嵌布特性、共生关系、矿物组成等。
工艺参数:包括磨矿细度、药剂用量、浮选时间、浮选机的充气量等。
环境条件:包括矿浆的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
设备性能:包括浮选机的结构、性能等。
硫化镍矿的浮选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矿石性质和生产要求,通过实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不断优化工艺参数和药剂制度,以获得最佳的浮选效果。
本文原文发布于202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