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沪牌彻底变天了
2024年,上海沪牌彻底变天了
2024年,上海车牌(沪牌)中标率持续下跌引发关注。本文将深入分析中标率下跌的原因,并探讨相关政策对沪牌价格的影响。
很多人乍一看,觉得不可思议,沪牌参拍人数不是在逐月减少吗,为什么中标率会跌?
其实,是因为发放量减少了,且减少的比例要比人数减少的速度更快,分子比分母,比值在下降。
在过去的6个月内,连续5个月出现了沪牌中标率下跌,从最高点的23%跌到了目前的15%,而且这一趋势有望延续,下半年跌破10%基本上没有悬念。
沪牌发放量为何大幅缩水?
沪牌的发放量是由退牌数量和上海国拍新增发放量组成,近期的退牌量每个月都是在2500张左右,而新增的发放量,出现了大幅缩水。由此前的每个月1万+张,下跌到目前的6200张,且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很显然,在交通拥堵持续加剧和沪牌人数下跌的大背景下,有关部门为了兼顾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和避免沪牌出现系统性风险,开始减少沪牌的发放量了。这也使得沪牌的稀缺特性日益凸显,个人沪牌成交价格稳步上涨,市场强烈回应了这一政策举措。
沪牌后市走势预测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中标率持续下滑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有关部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拍卖的沪牌收入价值数千亿,这些钱都用来建设了上海的交通基础设施,而买单的都是长期在上海生活的市民,市民花了钱,也享受了沪牌带来的交通便利。官和民已经融为一体,共同维系沪牌的价格稳定上涨和稀缺性,没有驱动力让沪牌的价格下跌。
倘若任由沪牌按照前期的趋势发展,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大量人去退牌换钱,而卖的越多,发车牌的有关部门的收入会越少,因为需要把下个月中标人的钱拿出来给到上月卖车牌的人。剩下的部分才是自己的收入。极端情况,如果某个月有1万人退牌,下个月仅有1人参拍,参拍的这个人出价9w,有关部门要自掏腰包9亿元出去,这种买卖,想必国拍行是不想做的。
维持沪牌价格的稳定,尤其是稀缺性特征,才能抑制民众抛售沪牌的意愿,进而维持持续性增长。那么,缩减发放量,是一个最佳的调控手段,同时,也能延缓交通拥堵的加剧。当然,2024年开始,绿牌的门槛也大幅提高了,主要也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也为后续逐步过渡到绿牌拍卖机制做铺垫。
公牌价格走势分析
公牌的价格波动主要受经济形势、沪牌额度发放量、限行政策及新能源政策等因素影响。虽然公牌波动性较私牌大一些,但其基本围绕着15w的基线波动。2020.10执行了更严的现行政策后,一度涨到23w,近几年基本上在15w附近波动,在2022年上半年口罩期间,价格出现了下探。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新能源政策的逐步收紧,公牌价格在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初,有望出现一波大幅反弹行情。
北京和上海是两个超级大都市,其很多方面是类似的,比如人口总量,比如人均GDP,比如房价,比如交通拥堵。车牌的稀缺性,也是这两个城市的共同点,目前京牌摇号人均几十年才能中标,而上海一度也要几年甚至近10年才能拍到。目前可以说是沪牌中标率的峰值时期,也是参拍积极性的低谷。相信随着政策的逐步收严,不论蓝牌还是绿牌,发放量都会越来越少,获取难度都会逐步加大。绿牌甚至会沿用蓝牌这一套竞拍机制,需要民众花钱竞拍才能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