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铁炉:下好人才工作“一盘棋” 擘画乡村“共富梦”
鹤峰铁炉:下好人才工作“一盘棋” 擘画乡村“共富梦”
近年来,湖北省鹤峰县铁炉白族乡在人才工作方面积极探索,通过党建引才、平台聚才、以文育才等措施,下好人才工作“一盘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进鹤峰县铁炉白族乡集镇,放眼望去,一幢幢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坐落在街道两旁,山水环抱,丽质天成,房前屋后栽植的绿化树木挺拔,依河而建的铁炉白族乡集镇,笔直的香樟树和石楠树迎风招展;沿河两岸,行人惬意地散步、闲谈,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鹤峰县铁炉白族乡围绕聚集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下好人才工作“一盘棋”,厚植乡村振兴人才优势,广泛凝聚人才力量,美环境、兴产业,让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成“圆梦实践”。
党建引才,下好人才培育“先手棋”
党员向慧明是“党员明白人”队伍中的致富带头人,他返乡创业,2012年毅然从广东返乡,开始了乡村创业之路,和村民一起修路、解决多年的饮水问题,2014年高票当选了村里的支部书记、村主任,一干就是8年,2017年筹集资金成立湖北惠泰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以“千户村”为名注册商标,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帮助周边村民销售农特产品,就近招工,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自2018年开始,向慧明积极探索直播带货,2021年初,向慧明开始制作发布短视频,现在向慧明抖音短视频账号现累积10万多粉丝、视频阅读量最高超过100万,微信通讯录过万人,向慧明及团队直播销售额累计达500万。
近年来,铁炉白族乡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策设计,激发人才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和榜样力量,创新打造“党员明白人”治理体系,把“党员明白人”治理体系建设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和干部提升的首项工作,结合选优推优等工作,把好推选和审核关口,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纳入“党员明白人”队伍。通过发挥年轻党员、致富带头人、道德楷模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有效激发乡村治理新动能。并积极吸引人才加入党组织,培育各类年轻人才成为村“两委”干部和后备干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活力。
平台聚才,布好在外人才“制胜棋”
7月10日,铁炉白族乡碉堡村村委会联合碉堡村在外人才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在碉堡村七里组为村内老年人表演文艺节目,同时与在场的孤寡老人拉家常,了解生活状况并为他们送上慰问金或者物资。本次活动得到众多在外创业人才的支持,39名在外企业爱心人士捐款1.6万余元,用于给老年人购置物资、本次演出活动等必要开支。
马家村在外人才谷祥国在外创业,成立了东莞市印客广告装饰有限公司,在实现每年巨额收入的同时,谷祥国不忘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不忘回报家乡,反哺社会。他加入广东狮子会公益组织,从2018年至今,筹集款项给家乡铁炉白族乡马家村捐献路灯2次,共80盏路灯;筹集款项给家乡的小学马家希望小学捐献图书4000册,书柜12个,完善了马家希望小学的图书室。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在外优秀人才心系家乡,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企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建设等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是乡村振兴重要的力量。为更好为在外人才提供服务和支持,构建起多元化平台,架起家乡和在外人才的桥梁,一方面通过注册非公有制投诉服务平台,建立新乡贤理事会,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动态掌握人才的基本信息、工作领域和职业特点,针对性为在外人才提供暖心服务,组织“家乡行”“请老乡 回家乡 建故乡”活动,展示家乡的发展成果,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完善常态化的联系机制,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保持与在外人才的联系,传递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动态并吸引他们回乡创业或就业,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以文育才,用好本土人才“关键棋”
为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10月19日至2日,铁炉白族乡碉堡村村委会举办一期茶叶、柑橘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班,茶叶、柑橘大户,茶厂业主,茶叶、柑橘专业合作社等6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课程丰富,农“味”十足,包括土壤肥料及施肥技术运用、柑橘新品种介绍及推广、柑橘采收及储藏技术、茶园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非洲猪瘟防控及养猪技术和防病技术。
培训现场农业专家与前来培训的农户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解答农户的疑问,发放农业资料共300余份。理论课程结束后,专家带领大家来到了碉堡村椪柑园、茶园,分别就土壤改良、施肥、剪枝、保果、茶园冬季管理等内容进行实地详细讲解,进行了现场示范操作。
为落好本土人才“关键棋”,铁炉白族乡在“育”上下功夫,以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为依托,开设种植养殖技术、乡村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运营等多类培训课程,通过专家讲座、现场示范等形式,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家庭工厂、乡村车间、种养大户等方面的创业能人和乡村工匠,挖掘和培育一支带不走的新型“三农”工作队伍,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本土人才成为乡村建设的关键群体。
同时营造氛围“拴心留人”,注重人文关怀,用乡愁乡情留住人才,发掘好和传承好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举办柑橘文化节等活动;在全乡积极推广家庭文明建设积分管理工作,通过“道德楷模宣讲+文明积分”的发展模式,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村风貌提升、环境整治、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1875次,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通过道德楷模的广泛宣讲与示范引领,铁炉白族乡涌现出县级以上劳动模范7人,县级最美家庭11户,县级最美个人9名,形成“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厚植留才“肥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