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语成谶”中的“谶”不读zhēn,也不读jié,正确读音到底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语成谶”中的“谶”不读zhēn,也不读jié,正确读音到底是什么?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1266170_100191840

“一语成谶”是一个常见成语,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中的“谶”字究竟该如何读。本文将为您揭示这个成语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谶”字的正确读音和其在历史上的应用。

“一语成谶”是一个常见成语,是指某人无意中说出不吉利的话,却不幸言中变成了现实,带有预言成真的意味。但不少人把成语中的“谶”字读成了zhēn或jié,其实它的正确读音是chèn(音同“衬”)。

“谶”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中说:“谶,验也。”所以“谶”的意思是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

“谶”是秦汉时期巫师、方士等用神的启示来预知吉凶祸福说出的一句隐语,也就是预言。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秦始皇时,曾出现“亡秦者胡也”的谶语。秦始皇听说后,立刻征召大量劳动力修筑长城,用来防范胡人入侵。没想到秦朝不是亡在了胡人手里,而是亡在了秦二世“胡亥”的手中。

《徐曰》中说:“凡谶纬,皆言将来之验也。” 汉朝时 “谶纬之学”盛行,篡汉的王莽,汉光武帝刘秀都曾利用图谶、符命,作为“改制”与“中兴”的依据。

“谶”除了谶语外,还有多种形式,如谶书(预言书)、图谶(用图画预言)、诗谶(用诗词预言)等。

历史上最著名的诗谶,出自于隋炀帝杨广之口。当时开凿大运河,隋炀帝乘龙舟下扬州时,一时兴起作诗一首:
“三月三日到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意欲持钓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

当时就有人听出了不祥之感,“鲤”与“李”同音,“鲤鱼波上游”说的不正是势头正起的李渊吗?后面还点出了“鲤鱼化蛟龙”,李渊恐将成为真龙天子。果然没过多久,隋炀帝的这首诗就应验了。

还有唐太宗李世民曾请风水大师袁天罡和精通阴阳学的李淳风一起推算大唐国运,二人所作的《推背图》正是谶书、图谶。

古代还有很多有名的谶语,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公孙病已立”、“桃李子,得天下”、“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些预言后来都一一应验了。而不幸言中的这些话,都算得上是一语成谶。

“一语成谶”中“谶”的正确读音是chèn(音同“衬”), 是指一些不吉利的预言,或戏谑之语竟然成为了现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