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理 快乐加“被”
生活自理 快乐加“被”
进入大班下学期,孩子们在日常整理衣物、书包、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动手和自我整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一天午睡起床后,孩子们努力尝试着叠被子,有的叠得大,有的叠得小,有的叠得像蛋糕卷…… 柠檬跟同伴们一起讨论着谁的被子最整齐?看似简简单单的“叠被子”环节,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定挑战。
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自主叠被子有助于幼儿做好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于是,捕捉幼儿对叠被子的关注与兴趣,开启了一场叠被子的探索体验行动……
叠被方法的自主尝试
初次尝试自主叠被子,教师充分观察倾听孩子们的问题需求,对于怎样将被子叠整齐,他们有着不同的想法,教师及时组织了讨论分享。
柠檬:我觉得叠成正方形很整齐。
大壮:将被子卷起来,这样很快也挺整齐。
小米:我的被子和床一样宽,折三下,铺在床上。
雨果:先折成大的长方形,再对折变成小的长方形。
听完孩子的想法,大家一起观察、比较,觉得小米、雨果的叠被方法最像一个“大方块”,还总结出最方便、快捷的叠被方法:先把被子铺平,然后角对角、边对边都对齐,对折三次,被子就叠好了,基于孩子们的“新发现”,每天利用午睡起床的时间,开始自主尝试。
有“被”而叠的方法探寻
历时两周的叠“大方块”体验热度不减,在一次探访小学活动中,孩子们看到一年级哥哥姐姐叠放整齐的被褥纷纷点赞。怎样叠出像哥哥姐姐一样整齐的“大方块”呢?雨果:“我的被子老是缩成一团怎么办?”小米:“为什么我总是找不到被子的四个角?”于是,孩子们现场采访了小学哥哥姐姐,并请他们亲自示范:“先把被子铺平,一条长边往中间折,另一条长边折过来,两头短边朝中间折,最后再折一下就完成。”边叠边讲“三折法”,同时,教师也借助儿歌帮助孩子进一步熟悉了叠标准“大方块”的步骤。柠檬迫不及待想去尝试,在哥哥姐姐们的指导下,整齐的“大方块”终于出现在了床铺上。
小米:看了一次也学不会,录下来继续练习吧!
大壮:哥哥姐姐按照步骤完成后,捏捏被子的边角会更整齐。
午睡起床后,孩子们叠放被褥变得更加规范有序,有的按照自己绘制的步骤图提示叠被子,有的边说儿歌边叠被子,看着自己叠得越来越整齐的被子,他们之间相互观察比较,对自己的“大方块”进行铺平、拉伸等细节的整理。
叠被小能手的花样“打包”
又到月底打包被子回家清洗晾晒的时间了,被子、褥子、枕头一起整齐放进收纳袋成为了孩子们新的挑战。柠檬:“我们会叠被子,打包被褥也能行。”孩子们一起说道:“对,我们自己来。”怎么快速打包被子呢?大家进行了讨论:
第一步:叠一叠。先把被子叠整齐;
第二步:卷一卷。垫子被子一起卷,变成一块“大卷卷”;
第三步:装起来。两人合作,一个撑袋子,一个装被子;
第四步:拉拉链。拎起来,压一压,拉上拉链。
打包开始了,沫沫先后把被子、床单折成方块后塞进袋中;小米将被褥铺平,卷成花卷塞进去;柠檬拉链拉不上,被子太大,找来小伦合作装被子,在忙碌的打包被褥中感受到了自我服务的快乐。
“被”加快乐的多元体验
延续在园叠被子打包的热情,教师向家长发出自主叠被倡议后,孩子不仅自己叠被子,还主动帮助家人叠被子,婉儿说:“每天坚持叠被子,老师妈妈太辛苦了!”从小被子到大被子,在坚持的整理被褥中,孩子们不仅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还能够换位思考体会到他人辛苦付出,整理被褥的故事每天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