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文化丨说文解字: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文化丨说文解字:圩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91832

“圩”字怎么读?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圩”字有两种读音:

① wéi

② xū

“圩”字的含义

土部,左右结构。

① 当读作wéi的时候:表示防水护田的堤岸。

【圩堤】在沿江、滨湖或滨海的低洼地区,用来防涝护田的堤防。

【圩田】有土堤包围能防止外边的水侵入的农田。

【圩垸】滨湖地区为了防止湖水侵入而筑的堤。

圩田

② 当读作xū的时候:表示集市。

【圩场】(xū cháng)集贸市场。

【圩日】集日,也称为圩期。

江南首圩——大公圩

来到江南,我们常能看到方方正正的稻田。田地如棋盘排列有序,水田纵横交错。

自古以来,长江中下游一带气候温暖宜人、降水充沛,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想要在河湖纵横的大地上,养活更多人,与湖争地,是南方古代先民世代不变的功课。

圩堤,这个让北方陌生的词汇,但在江淮地带,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江南,防水护田的堤岸便叫作圩。堤坝合围,圈出宝贵的土地。水被挡在外面,里面就成了一块圩田。

大公圩,被誉为江南首圩,也是中国著名的古圩之一。大公圩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境内,总面积363平方公里,圩田31.2万亩,圩堤长78.2公里,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因围湖而成的大公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一直有“圩田收,食三秋”的民谚。

大公圩史称大官圩,早期由若干小圩组成,从三国、西晋到隋唐不断扩展,直至宋代最终联圩成大官圩。联圩后的官圩内,分布着东西、南北几道主水系,尤以从乌溪陡门至护驾墩的南北水系——官沟最长。田畴、村舍旁水系纵横交错,田岸杨柳依依,俨然一片水乡泽国之景。

然而,在开拓田地的同时,因围占河湖造成的水患之灾也不时发生。今天的人们学会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寻找平衡,不再对湖泊步步紧逼,退耕还湖,而河湖对人类也慷慨地给予了它的馈赠。

如今,大公圩水利工程历经千年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是长江中下游流域治水史的宝贵遗产,更是“沧海变桑田”的最佳见证。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