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美洛西林: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美洛西林: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31/14/82889902_1132786664.shtml

美洛西林是一种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它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其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包括败血症、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美洛西林的结构特点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水。属于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与青霉素核心结构相似,但其侧链上含有羟基和取代的苯甲酰胺基团,使其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

合成机理及代谢

美洛西林可通过在青霉素G的母核上进行酰胺化修饰得到。美洛西林在体内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主要以原型药物形式从尿液中排泄。

作用特点

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其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包括败血症、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与其他青霉素类药物相比,美洛西林具有较长的半衰期,适合较为严重的感染情况。

研发背景

美洛西林是一种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辉瑞公司研发。为了克服传统青霉素对一些革兰阴性菌的弱效性,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能够对抗这些细菌的更广谱的抗生素。通过在青霉素核心结构上引入新的侧链,研究人员成功合成了美洛西林,这种药物不仅保留了青霉素类药物的广谱抗菌特性,还在对抗铜绿假单胞菌等难治性细菌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活性。

药物化学

美洛西林是一种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化学式为C21H27N5O7S2,通常呈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极微溶于乙醚。美洛西林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和一个羧基侧链,使其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该药物可以通过化学合成,也可以从天然青霉素通过酰胺化反应得到。

药理学

美洛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青霉素类,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作用。美洛西林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阻止肽聚糖的交联,导致细菌细胞壁结构不稳定,从而引发细菌裂解和死亡。美洛西林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和部分革兰阳性菌有效,特别是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显著活性。在临床上,美洛西林常用于治疗各种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腹腔感染等。

药物代谢动力学

美洛西林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能够迅速在体内分布。其分布半衰期较短,约为0.8小时,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代谢产物大部分通过肾脏以原型药物形式排出体外。美洛西林的蛋白结合率较低,约为30%,其半衰期较长,适合治疗严重感染。通常在给药后1-2小时内达到峰浓度。

药物剂型

美洛西林主要有粉针剂形式,常见规格为1g、2g和4g,需溶解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给药。美洛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舒巴坦或克拉维酸联合使用的复方制剂,也常用于治疗耐药菌感染。

药物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美洛西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以及肝功能异常。其他可能的反应包括电解质失衡、假膜性结肠炎、出血倾向等。美洛西林禁用于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同时肝功能严重受损者也应慎用。

临床应用

美洛西林广泛应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用于治疗败血症、复杂尿路感染、腹腔感染以及下呼吸道感染等。美洛西林在临床上常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以增强抗菌效果和扩大抗菌谱。

药物相互作用

美洛西林与丙磺舒合用时,后者可延长美洛西林的半衰期,增强其抗菌作用;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可增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与抗凝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与口服避孕药联用时,可能降低避孕效果。此外,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时可能出现交叉过敏反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