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高考各高中平均分排名,北京四中稳居榜首,人大附次之
近年来北京高考各高中平均分排名,北京四中稳居榜首,人大附次之
近年来,北京高考各高中平均分排名备受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2021-2023年北京各高中名校在高考中平均分的表现。
天才和学霸毕竟是少数,一般家长选择高中(现在都是应试,自主选择的余地似乎也不大)还是更看重其高考平均成绩,这似乎更代表本校的平均“加工能力”水平的。
因此,本文介绍一下近年来北京各高中名校在高考中平均分的表现。(2024年统计数字还没出来)。
2023年高考平均分
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师大实验、北京八中分列前五。
排名前5名中,西城区占3席,海淀区占2席。
排名前10名还包括十一学校、一零一中学、北京二中、北师大二附中、北大附中。海淀占5席,西城占4席,东城占1席。
排名前20名中,海淀占11席,西城占5席,朝阳占2席、东城占1席、丰台占1席。前20除丰台区的北京十二中,剩下的系数被“海西朝东”四个高考最卷区占据。
排名前48名中,海淀占17席,西城占8席,东城占8席、朝阳占7席、经开区占2席、石景山占2席、丰台占1席、昌平占1席、通州占1席、顺义占1席。“海西东朝”四个区总数达到40席,占比高达83.33%。
对比2022年的平均分排名:
前5名都是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师大实验、北京八中居前五。只不过22年时的排位和23年的排位北京八中和清华附中位置对调了一下。说明清华附中又进步了。
前10名总体位次变化不大,东城区的北京二中和海淀区的北大附中有进步,跻身前十,而朝阳区的北京中学和海淀区的首师大附中稍有退步,被挤出前十。
排名前48位中,进步最明显的应该是标注“-”的高中了,因为这表示2022年时他们还不是“前48”的。这其中,海淀区的十一实验中学真是进步神速,2023年平均分排名13位,做保守估计也起码提高了35个位次。新进“前48”榜单的学校还有人大附中分校、陈经纶保利分校、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北京一六六中学、人大附中经开学校、首师大附中通州学校、东直门中学、北航实验学校。
其他进步明显的学校包括:八一学校进步了22个位次、北京八十中进步了15个位次、广渠门中学进步了13个位次、朝阳外国语学校进步了11个位次、北京理工附中进步了11个位次、海淀教师进修实验学校进步了10个位次。
2022年高考平均分
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北京八中、北师大实验、清华附中分列前五。
排名前10名还包括十一学校、一零一中学、北师大二附中、北京中学、首师大附中。海淀占5席,西城占4席,朝阳占1席。
排名前20名中,还包括北师大附中、北京二中、清华实验、北大附中、建华实验、北京十二中、育英学校、北京一六一中学、北京五十七中、牛栏山一中。海淀占10席,西城占6席,朝阳占1席、东城占1席、丰台占1席、顺义占1席。
2021年高考平均分
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八中、十一学校分列前五。
排名前10名还包括首师大附中、一零一中学、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北京二中、北师大二附中。海淀占5席,西城占4席,东城占1席。
排名前20名中,还包括:北师大附中、建华实验、清华实验、北京一六一中学、北京十二中、北京中学、人大附中朝阳、北京五十七中、景山远洋。海淀占9席,西城占6席,朝阳占2席、东城占1席、丰台占1席、石景山占1席。
总结
从3年的统计结果看,前5名被西城和海淀所垄断。
前10名,都是海淀区占5、西城占4,其他区占1席。
前20名,海淀区逐年增多,2021年占9席,到23年占11席,西城变化不大5-6席。
前48名,海淀区稳定在16-17席,西城逐年减少,2021年占11席,到23年占8席。东城逐年增加1席,朝阳变化不大,23年比21年和22年增加了1席。其他区所占席位在8-9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