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指数基金如何“避免”亏损、穿越牛熊
定投指数基金如何“避免”亏损、穿越牛熊
定投指数基金作为一种长期投资策略,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从三季报A股被动指数基金的"话语权"首次超越主动型基金,再到中证A500指数的火热出圈,宽基指数基金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定投指数基金是否真的能实现"躺赚"?本文将深入探讨定投指数基金可能亏损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定投亏损案例分析
虽然宽基指数基金具有长期趋势向上的特点,但定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我们以2015年6月12日沪指5178点的高点启动按月定额定投沪深300指数为例,到2020年12月31日赎回,回测结果显示:
虽然在2020年12月31日取得了正收益,但四年多以来经历了先蛰伏下跌、后震荡上涨的过程。具体来看:
从定投伊始,账户便陷入了亏损状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得以重拾生机、恢复盈利。但好景不长,2018年A股几乎整年的下跌又让账户总收益率再次跌入亏损的"深渊"。
在长达三年半的亏损期间,账户缩水了15%,这对投资者的信心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定投亏损原因分析
通过复盘和总结,我们可以将定投指数基金亏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
未知引发的恐惧:与银行存款等确定性投资相比,指数基金的走势跌宕起伏,这种不确定性容易引发投资者的不安全感,从而产生中途放弃的念头。
亏损后的焦虑与外界信息压力:亏损会引发内心的恐慌,而市场大跌时的悲观论调会进一步加深这种恐惧,影响投资者的判断。
突发资金需求:生活中突发的资金需求,如买车、买房、结婚等,也可能迫使投资者在浮亏时赎回定投份额。
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建立正确的亏损预期:在市场遭遇逆流之时,确保自己能够稳住心态,坚持原定计划。
做好长期心理准备:确认自己的定投计划至少能覆盖2-3年的亏损周期。
合理分配定投资金:定投所用的资金应独立于日常生活所需,避免因紧急需求而在浮亏时退出定投。
总结
定投指数基金的策略核心是"止盈不止损",但这一策略的成功实施需要投资者充分的心理准备与合理的资金规划。真正的定投者需要在大盘起伏不定、市场风格轮换之际,仍能坚守那份对定投的恒心不变。就如同种下一颗种子,需要耐心等待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坚持,最终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数据说明:文中所有回测数据均来自同花顺iFinD,指数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定投开始日为2015-6-12,结束日为2020-12-31,每月定投日为定投开始日的次月对日,本测算不考虑申购、赎回费率。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基金产品表现。复合年平均收益率根据计算周期(按日)在所选时间段内拆分出n个区间,复合年平均收益率=[(1+当日收益率)^ (365/计算周期天数)1]×100%。本测算不考虑申购、赎回费率。基金定期定额投资不同于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