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恩德不是生养,而是托举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恩德不是生养,而是托举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恩德不是生养,而是托举。
好多父母认为,我们生养了你,你就得给我们养老,你孝敬我们,回报我们,是天经地义的!有些父母甚至觉得,我们只要把你养大,成家,就算任务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你的事了,我们不再管了,我们老了,该清闲清闲,该享享福了。
实际上,有的父母还真的能做到对孩子“见死不救”了:孩子没钱不管,带孩子不管,干什么活不管,吃上饭吃不上饭不管,连孩子生病都能做到不管不问!
别急着反驳,现实中真有这样的!而且还是亲生父母!
到他们自己老了,却又让孩子拿钱给他养老,病了找孩子给他看病,孩子只要怠慢了,或者说他们两句,就到处诉苦说没人管了,还会站在大街上又哭又泪的博取别人的同情,让大家谴责孩子不孝。
这种老人有吗?真有!他们能干能动的时候,没把孩子坑死,到老了就再生歪主意赖上孩子养活他们,真是够不要老脸的。
他们怎么不找别人给钱养老?就是仗着生养了你,你逃不掉这种责任!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事实,父母把孩子带到人间,是孩子的选择吗?生养之恩,不过是人类本能的体现。你们完成了自己的本能需要,却让孩子用一生来偿还,这是自私的索取,是倚老卖老的道德绑架!这样的父母,没资格让孩子对你孝敬,尽管每一个孩子都不想不孝!
真正值得孩子敬畏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负责,担当,护航,托举。
父母生养孩子,不仅仅只是责任和义务,还有担当铺路石和人梯的奉献精神以及人生向导的作用。这一切动力,都来源于一场父子之缘,母子之份,来源于那血浓于水的亲情。
真正的父母之恩,在于对孩子倾尽全力的托举。
父母的托举,决定了孩子的下限,孩子自身的潜力,决定孩子未来的上限。
如果没有父母的托举,孩子从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不去吃苦,你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会吃更多的苦。如果父母真爱他们的孩子,怎么会忍心看着孩子将来吃苦!
所以智慧、善良、伟大的父母,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会尽力为孩子提供支持和援助,都想让孩子的人生畅通无阻,快乐幸福。比如 普通人家都会勤劳节俭,挣钱供孩子读书,就业,买车买房,结婚带孩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为孩子提供帮助,只希望孩子能比自己活得更好。这就是托举,尽管力度不同,心情和爱是一样的。
这样,父母托举着孩子,孩子托举着孙子,一代一代托举着,生生不息,代代变好。
一个家族的兴旺,要靠几代人的奋力托举。让孩子,让后代,成为更好的自己。生养不是恩情,托举和兜底才是!
普通人能把孩子养大已是不易,所以善待父母也是天经地义。而那些能够倾尽全力托举后代的父母,则更值得感恩、孝敬、回报,值得后辈们生生世世的缅怀和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