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学会用换词换句来仿写文言文,文言文学习哪有那么难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学会用换词换句来仿写文言文,文言文学习哪有那么难呢?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09/16/503199_1122812514.shtml

学好语文的常见方法,我们一般都知道要多读、多写、多背,只要这三项要素都能长期坚持下来,语文基本上不会差的。

然而语文的学习,有的孩子即使长时间地坚持以上三项要素,语文成绩还是不见涨,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悟性”不够,方法不对。

悟性这种东西,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但是天生的禀赋一定是比后天培养要有优势的。

天赋这种东西真的很难捉摸,其实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什么天赋,但是并不是说没有天赋的人就学不好语文。

天才这种东西,最好还是不要有,从一些方面而言,人生是一个平衡的过程,因为越早显露出来天才的潜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其实也不一定是好事。

言归正传,想学好文言文,仿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或许可以这样说,只要学会仿写,孩子的语感、遣词造句,意境的体会,都会很快上来,坚持几个月,效果就会出来的,很快。

文言文和白话文其实也是不分家的。

用我自己的经验,就是仿写文言文,坚持下来,语文考试一点问题没有,文言文翻译过来不就是白话文么,文言文遣词造句都能搞好,白话文还愁什么呢,考试还愁什么呢?

所以仿写很重要,接下来我就尝试给大家仿写一篇,照猫画虎,大家体会一下。

虽然秋天已过,但是“悲秋”是古人文章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毕竟秋分萧瑟、年岁又逝,人生又一过往,容易让人产生伤感的情怀,所以今天就仿写一篇悲秋主题的。

以曹丕的《燕歌行》为例(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仅仿写前三句):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1]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2]南翔,念君客游[3]思断肠。
慊慊[4]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5]寄他方。

注释:
[1]萧瑟:冷清、暗淡的意思,一般到了秋天,都用这个词汇。
[2]]辞归:告别本地,要去南方了。
[3]客游:意思是在外寄居或游历。
[4]慊慊:拼音qiānqiān,深沉、悠长的意思。
[5]淹留:拼音是yān liú,汉语词语,意思是羁留,逗留。

翻译: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我思念出外远游的丈夫啊,让我肝肠寸断。
我现在思虑忡忡(拼音chōng chōng,指忧虑不安)啊,非常怀念我的故乡,丈夫您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久留他方?

这是一首非常出名的悲秋之作,如果仿写的话,就按照词汇进行组合,例如“秋风”换成“秋雨”,“草木”换成“泥壤”,“群燕”换成“群鸟”等等。
其实这个“换词”,就是古诗文中的对仗,其实孩子在无形之中,就是在学遣词造句。

当然,孩子换的词语有时候也没有那么好,例如“草木”换成了“草地”,意境就差一些。但是没关系,只要有意识的去“换”,意境的培养(其实就是审美),就会慢慢出来的,后面再找一些意境优美的词语,也不难。

总体意思就是:形容词换形容词、动词换动词、名词换名词。古人是什么词汇,我们就用同样类似的词汇来替代。

然后斟酌一下词语,尽量换成意境优美的字词,那么仿写基本上就成了。

按照以上的方式,咱们尝试仿写一下曹丕的这首诗。

仿曹丕《燕歌行》
秋雨萧索[1]大地清,泥壤尽润[2]露为冰。
群鸟辞归燕南行,念儿客游凝[3]思情。
茕茕独立[4][5]乳名,儿为淹滞[6]苦一丁[7]

注释:
[1]萧索:孤寂冷清的意思。
[2]尽润:全部被雨湿透了、润湿了。
[3]凝:汇聚,凝聚起来。
[4]茕茕独立:拼音是qióng qióng dú lì,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非常孤单的样子。
[5]默:默念。
[6]淹滞:滞留不归,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回来,体现出来一种很无奈的回家无望的感觉。
[7]苦一丁:苦苦的只留下一个人。一丁,孤苦伶仃的一个人。

翻译:
秋雨孤寂冷清,大地被冲刷的清朗无比。
泥土也被完全润湿了,露水很快就结成了冰。
群鸟离开了,燕子飞向南方。
我想念我的儿呀,他在外地滞留不归,让我思念不已。
我一个人孤孤单单的,默默念叨着我儿的乳名。
我的儿子滞留在外地不回来,真是苦了他一个人了啊!

以上是仿写,曹丕的诗是妻子思念远方的丈夫的,以秋天作为描写对象,体现出了一种非常悲伤的情绪。
仿写的则是老母思念远方的儿子的,换了一个主题,但是还是以秋天作为描写的对象,体现的也是非常悲伤的情绪。

所以,仿写其实不难,就是对照着原文换词换句,至于其中的意境,慢慢体会,只要将字词句换好了,其实意境有点缺陷也没关系,仿写上几次,感觉就出来了。
这种感觉的培养,如果坚持的话,半年足够了,甚至半年就熟练了。
大家看到,仿写的过程中,是不是可以锻炼遣词造句、锻炼字词组合、锻炼意境营造?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审美。
所以仿写是一个综合技能的锻炼问题,不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