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爹”与“爸”:一个称谓背后的千年文化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爹”与“爸”:一个称谓背后的千年文化密码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4/10/31873237_1134882433.shtml

在中国文化中,“爹”与“爸”这两个对父亲的称呼,不仅仅是简单的称谓差异,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到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这两个字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它们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让我们一起探寻“爹”与“爸”的前世今生。

“爹”这个字,它的本义代表的是父亲,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将自己的父亲叫做“爹”。但是,现在有很多地方,爹的含义不仅仅代表父亲。
有些地方,把爷爷或者其他长辈,也叫做爹。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社会男性占主导地位,女性地位较低,但在此之前,还存在一个更古老的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按照当时的社会结构,女性才是整个家庭的支柱,刚好与后来的男尊女卑反过来。
在那时候,女性可以有多个伴侣。
母系社会的出现,就导致孩子们在出生后,会把所有与母亲有关系的男性叫做“爹”,也就是多个父亲。这是“爹”字的最初解释。
后来父亲渐渐成了一家之主,作为父亲,肯定希望自己的子女越多越好。
在这时候,男性的地位占据主导地位,为了开枝散叶,男性除了娶一个过门妻子,还会娶一些妾室。
目的就是为了多生孩子。

父亲的这种愿望,就导致“爹”这个字出现了新的解释,就是说,父亲希望自己的子女多。
但是不管怎么解释,在古代,父亲的称呼就是“爹”,没有其他字可以取代。
大家在调侃某些人的时候,经常会说“喜当爹”,其实这都与历史存在着一些渊源,为啥不叫“喜当爸”?
因为“爹”这个字,古人在古时候,就已经对它做出过解释。
再看“爸”这个字,“爸”的叫法,我们会感觉更近,因为古代,并没有这种称呼。
根据历史记载,女真族在统一天下建立大清后,女真族的文化对原来的汉族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因为女真族很喜欢说一些叠词,类似于“姥姥”“姑姑”“姨姨”,他们在称呼自己父亲的时候,就把父亲叫做“爸爸”。
但是,在大清朝时期,“爸爸”的叫法并不多,鸦片战争之后,外来文化席卷全国。
英语“dad”的汉语发音接近“爹地”,刚好“dad”这个单词又代表着父亲,于是就出现了“爹地”这种称呼,既然“爹地”被代表父亲,那么母亲就直接变成“妈咪”。
这种称呼听起来更柔和,更亲切,更时尚,一下子就在全国传开。
于是,“爹”就变成了“爹地”或者“爸比”。
但这种称呼对中国人来说非常腻歪。
因为原来的“爹”字,字正腔圆,叫起来铿锵有力。
而“爸比”叫起来太语气太柔和,很难符合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习惯,所以“爸比”的叫法也只是昙花一现。
虽然“爸比”的叫法没能流传下来,但它的叫法却一直印在人们心里,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爸爸”。
按照中国人对亲戚的称呼,但凡与父亲相关的人,我们往往会在后面加一个“爹”,而不是“爸”,像“姨爹”“舅爹”“姑爹”“三爹”“幺爹”等等。

这就看出,“爹”的叫法更深入人心。
在《说文解字》中,对“爹”这个字专门作出解释:“父,矩也,家长率叫者。”意思是说,父亲是一个家庭的规矩制定者。
可见,父亲的地位在整个家庭中是最高,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往往代表着父亲这边的整个家族。
如今,对“爹”和“爸”的叫法又多了一种解释。
有人说,古代人将父亲叫做“爹”,是因为父亲需要做的很多很多,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非常多,就像《三字经》中说的“子不教,父之过”。

但是现在,人们普遍把父亲叫做“爸”,这是因为如今的父亲,除了一个称呼,更像是一个哑巴,对子女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因为现在的父亲无法管教孩子。
随着社会不断改变,现在很多地方对父亲的叫法也有了奇怪的叫法,有些地方把父亲叫做“爷”,父亲的兄弟叫做大爷或者二爷。
还有一些地方,把原来的“爷爷”叫做“爹爹”,各种奇怪的叫法层出不穷。但是不管怎么叫,始终都只是一种称呼,都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我们也得知道,在中国,“爹”的叫法最正宗,这也是中国人独有的对父亲的称呼。
爹”这个称呼,就是应该被传承下去。
因为“爹”这个字,除了是一种称呼,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更代表的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