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30年,从“一根线”到“一张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30年,从“一根线”到“一张网”!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0A00QZU00

1994年4月20日,中国开通首条64K的国际专线,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成为国际互联网的第77个成员。今天(4月20日),中国迎来了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


图源:视觉中国

30年前,一根网线掀起了世界互联网的中国浪潮;30年后,一张巨网点亮中国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将指针回拨,回溯中国互联网波澜壮阔的30年。

大潮激荡:走向世界,改变中国

1980年代(1980-1989):信息社会思想启蒙阶段

1987年,中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互联网的史前阶段,也是早期互联网思想萌芽的阶段。这一阶段,全功能互联网在中国并未真正落地。但是,涉及互联网的各类思想已经在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格局中出现。对现代化的向往、对信息世界的憧憬、对与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沟通和交流的热切希望,构成了当时以信息革命为中心的互联网思想。

并且,这一阶段是互联网通过高等院校走向全球的关键时刻。一方面,留学生得以成为中国最早使用互联网的群体之一;另一方面,各类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敏锐地感知到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动态,他们采用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和订阅国际期刊等方式,积极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想引入中国。

1990年代(1990-1999):Web 1.0阶段(内容数字化)

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有名的广告牌之一,也是我国当年互联网时代的缩影。一部全球史,就是一部互联互通的历史。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只有通过与世界的互联,才能彰显自己的存在,才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互联网这一全新的技术条件,为中国与世界的互联提供了最佳的方式,使得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无论在广度、宽度、深度都可以达到空前的规模。虽然普遍认为1994年4月20日为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日子,但一进入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中国就已经行动起来。

2000年代(2000-2009):Web 2.0阶段(个人数字化)


2000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举行的“网络赶集”。图源:《人民邮电》报

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波及中国,极大影响了中国互联网创业和创新浪潮,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节奏并没有受到影响。尤其是电信基础设施的大力投资,以及社会上网高涨的需求,并没有随着风险投资的退场而冷却。

随着2002年,网络游戏、电信增值业务(SP)以及电子商务等业务的强劲增长,中国互联网很快从短暂的低迷中复苏并逆势崛起,迈入高歌猛进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中国与世界互联的程度有了从弱到强的根本性提升,中国互联网作为全球重要的市场力量也开始彰显。

2010年代(2010-2019):移动互联阶段(大众数字化)

2011年中国电信、新浪网、宇龙酷派联合发布智能微博手机。2010年代开启的移动互联阶段,以智能手机为切入点,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中国网民数量从2009年底的3.84亿人增加到2019年底的9.04亿,普及率64.5%,接近人口的三分之二。虽然增长幅度不到3倍,但这是中国社会主流群体全面上网的十年,其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

中国诞生了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同时互联网助推中国全球崛起,撼动了百年来美国绝对主导全球技术秩序和国际秩序的固有格局,开始激发起美国地缘政治力量的激进反击。

2020年代(2020-2029):智能物联阶段(社会数字化)

2020年代的进程虽然才过去短短的4年,但是,这几年的进程以及巨变,足以引发全球秩序和技术秩序的颠覆性变局。这种颠覆性涉及多个层次:首先,技术层面,美国绝对主导的数字技术旧有格局出现动摇,中国在5G技术和新基建层面开始超越美国,引领世界;其次,新冠疫情的全球暴发,加速推动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融合,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存方式,进入了临界点;第三,数字技术作为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新工具、新方式和新范式,开始迎来拐点;第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烈干预技术市场的地缘政治崛起,改变了全球科技进程和供应链的安全,市场逻辑让位于政治逻辑。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声音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引领者。

30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加速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概括为五个方面,即规模大、基础强、应用广、环境优、合作宽。

规模大,行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截至2023年底,备案网站数超过380万,网民规模达到10.9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7.5%。今年1-2月,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2463亿元,同比增长7.6%,利润总额达到169.7亿元,同比增长6.5%。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互联网企业市值规模近10万亿元,其中9家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强,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基础强,网络设施实现全球领先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IPv6改造全面完成,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全球第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互联架构加速形成,网络服务质量加快迈向世界一流。

应用广,融合赋能作用充分彰显

在生活领域,即时通信、移动支付、网约车等应用蓬勃发展,拓展了数字生活新空间。在生产领域,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工业互联网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

环境优,行业生态秩序不断完善

新型监管体系不断健全,企业经营合规性、行业生态开放性和安全保障稳健性明显提升。惠民利企的行业综合服务体系在逐步完善,用户权益保护切实得到加强。

合作宽,互利共赢持续走深走实

深度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开展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合作与世界各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风起云涌:改变习惯,点亮生活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居世界第一。

因为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我们的日常已然改变。科技网络、工业物联,大国生产力正被重塑;人工智能、卫星筑网,梦想中的未来不断涌现。

各种购物网站让买衣服变得简单,各式各样的衣服足不出户随意挑选,送到家。

图源:凤庆融媒体中心

对于多数不想自己做饭又不想出门的人来说,外卖方便了很多人。

酒店这一行业也在不断发展,通过网上渠道的方式,可以在线选房、支付和咨询。

一系列出行打车软件、共享单车成为许多人的首选,网络订票也成为最快捷的抢票方式。


宋美杰 摄

如今在线教育非常多,互联网上的课程应有尽有,互联网平台使阅读更加便捷,能提供海量的阅读。

线上游戏越来越丰富,带给孩子更多乐趣。

互联网让交友没有地域的限制,即使是远在天涯,也能感受近似咫尺的交流。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聊天……互联网逐渐改变了我们的通信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助力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为现代化生活节奏提供了快捷、便利。互联网的出现是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的重要标志。

展望未来:大显身手,大有可为


赵家琦 摄

30年过去了,我国互联网产业起步晚但追赶快,在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开放和创新,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互联网用户数、国家顶级域名数量以及网络零售交易额等指标均居全球第一,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展望未来,中国互联网将呈现以下发展特征:

在基础资源与技术方面

我国骨干网络架构不断优化,5G网络建设和应用全球领先,以双千兆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算力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云计算市场总量稳定增长;数据要素基础制度获得重要突破,数据空间技术体系探索加快;大模型驱动产业加速,可信AI进入实践阶段;移动物联网连接数率先实现了“物超人”;车联网进入以汽车、交通运输实际应用需求为牵引的先导应用新阶段;区块链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应用广度深度加速拓展。

在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方面

随着数字政府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我国电子政务国际排名达到新高;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能力不断夯实,行业应用走向纵深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小幅增长,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进一步实现;网络音视频市场竞争加剧,平台治理机制日益完善;网络金融上下游生态日趋完善,数字化赋能提质增效;网络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启动,热点领域加快发展。

在网络治理与环境方面

我国民生问题集中突破,治理体系日臻完善;网络安全产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数字安全成为数字发展战略保障。

展望未来,我国互联网行业将继续深入贯彻数字中国建设部署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5G推广普及远超时序进度,千兆光网发展持续提速,万物互联基础稳步夯实;二是数据基础制度持续构建,开启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新时代;三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深化,工业互联网规模化推广成为主要方向;四是核心技术加快突破,大模型技术不断快速迭代,有可能成为通用智能的雏形;五是实现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大有可为。

未来已来,新篇已开,中国互联网活力迸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