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学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工程制图学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工程制图是理工科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但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工程制图学习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果。
工程制图学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
常见问题
- 因为高中立体几何基础差学不好或学不会画法几何以及机械制图部分。
- 课堂上一听就会,课后不会做题。
- 在机械制图部分的学习中忽视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原因分析
大学生刚入校时对任何学科都有非常高的热情和兴趣,尤其是对专业基础课工程制图的兴趣更浓更高。但随着本门课程内容的不断深入,却遇上拦路虎——不会做题。这时学生有自我调适的能力,开始找原因,最终找到“高中立体几何没学好,所以想象能力差,故而不会做题”这个原因。于是自我安慰,从心理上进入一个怪圈而不能自拔。
解决方法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打破这个怪圈,让学生从中解脱出来,回归到正常的学习中来。这时就要找到这个怪圈的突破口。突破口有3个:
- “高中立体几何没学好”
- “空间想象能力差”
- “课堂上听不懂、不会做题”。
为此,解决途径有3种。
途径一是针对第一个突破口的。教师在讲绪论课时,要讲明工程制图与立体几何的相同之处和区别。工程制图和立体几何是几何学的两个分支,研究对象都是点、线、面、体。但是,它们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不相同,高中立体几何采用公理化的方法研究空间的点、线、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并进而讨论简单集合体的性质和有关计算以及它们的应用的学科,而工程制图是以投影法理论为基础、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的'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具体来说研究方法的不同在于,高中立体几何是通过公理、定理和推论等来进行逻辑推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工程制图是在画法几何投影法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如何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而且两者的侧重点不相同,高中立体几何的侧重点在于逻辑推证和计算,而工程制图的重点是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这样学生就会明白,立体几何和工程制图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区别比较大,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对于工程制图的学习没有多大影响。只要好好努力,一定能学好工程制图。
途径二是针对第二个突破口的。教师一定要强调,本门课程的一个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大家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不是说“空间想象能力差就学不好这门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实体模型、电子模型和空间比划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学习方法,多观察实体模型和周围的实物。增加头脑中关于实物形象模型的存储,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和自己头脑中的模型对照。若一样,就想象出图形所表达的空间立体,若不一样,可回过头来重新读图,直到想象出正确的空间形体为止。这样不断地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到空间的相互转换对照最终就能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从心理上克服自卑心理,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够把这门课程学好。
途径三是针对第三个突破口的。在上绪论课中,教师就要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由于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故而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理清概念,多观察、多画、多想、多对照、多发问,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师讲解例题的分析思路和做题方法。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给学生指定几本工程制图方面的参考资料,让学生在不同的参考资料中理解概念,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布置作业时先布置一些基本的、难度不大的题目,让学生在做对的过程中学会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树立自信,等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起来之后,再循序渐进地加大难度,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种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原因分析
在机械制图部分的学习中忽视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是在进入工程制图的第二部分“机械制图”时常遇到的问题。这是由于在学完第一部分“画法几何”之后从“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开始就接触到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但是学生刚学完“画法几何”在做题中就会这样想。按照投影关系就应该是这样的,为什么不这样画呢?比如,半剖视图中的规定是在半个剖视图中不画出机件不可见轮廓的虚线,但好多学生依然画出虚线来,在旋转剖中规定,剖开之后要先旋转然后再投影,但一些学生在剖开之后没有旋转就直接投影,等等。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
- 没有树立遵守国家标准的意识
- 国家标准规定比较多,一时半会儿记不住
- 对每一条国标规定的适用场合的认识理解不够透彻全面。
解决方法
- 教师要在开课之初的绪论课中就强调遵守国家标准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国家标准规定怎么来画图、怎么来来标注、怎么来理解就怎么来画图、怎么来来标注、怎么来理解。而且当国家颁布新的国家标准时,应当及时关注并学习新的国家标准。
- 国家标准的规定虽然比较多,但是有条理性,如果分类记忆则非常好记,最好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进行查阅记忆,这样记忆比较牢固。
- 教师在课后指导作业时,要加强指导的力度,要仔细观察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各种错误。尤其是对国家标准的运用中,要及时指出并纠正不按国家标准规定来画图的错误之处。
工程制图学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
在工程制图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可归纳如下:
立体几何基础薄弱:一些学生由于高中立体几何基础不够扎实,导致在学习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时感到困难。解决方案是回顾并加强立体几何知识,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辅导书籍或参加基础强化班来提升这一领域的能力。
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结合不紧密也是一个常见问题。学生可能只关注理论知识而忽视了绘图实践。解决策略是增加实践练习,比如通过完成更多绘图作业、参与工程制图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的实际操作训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案例中。
课堂听懂但课后不会应用:这通常是因为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建立学习小组,互相讨论解题方法;同时,主动寻找课外习题进行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并尝试在没有直接指导的情况下自己解决难题。
忽视国家标准:在机械制图中遵循国家或行业标准至关重要,但学生可能对此不够重视。解决办法是加强对相关标准的学习,如《技术制图标准》和特定行业的.制图规范,确保在制图时严格遵守这些规定。
课后遗忘:为了克服“听过就忘”的现象,建议采用间隔重复学习法,定期复习旧知识,使用闪卡或学习软件帮助记忆。同时,动手绘制之前学过的图形,加深印象。
CAD软件操作不熟练:随着技术发展,CAD软件已成为工程制图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学生不熟悉这些软件,应该参加专门的软件培训课程,观看教学视频,或通过在线教程逐步学习软件的各种功能和快捷键。
缺乏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对于理解复杂的工程图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搭建实体模型、使用虚拟现实工具或玩三维拼图等方式锻炼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上述方法,学生可以有效应对工程制图学习中遇到的挑战,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