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NBA裁判选拔:从入门到顶级裁判的漫长之路
揭秘NBA裁判选拔:从入门到顶级裁判的漫长之路
NBA裁判员的选拔和晋升机制一直备受关注。从最初的业余裁判到如今的职业裁判,NBA裁判体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成为一名NBA裁判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NBA裁判的历史演变
NBA裁判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职业裁判,也都是业余的,只有十几名裁判员,因为球队也就只有11支,所以比赛也不是特别多。没比赛的时候,这些裁判也得去干其他活赚钱,否则也养不活自己和家庭。当NBA通知他们有比赛的时候,他们就得放下手上的工作去吹哨。这样的情况下,裁判员的水平自然是可以想象的。
就像咱们CBA的很多裁判一样,除了吹CBA,还得在学校上课,搞科研,还要负责自己当地的一些赛事和培训,哪有精力去学习和提高,哪能专心地去做CBA的裁判。
在球盲的认知里,比赛是运动员打的,只要运动员水平高,裁判水平无所谓。但其实,没有高水平的裁判员,再优秀的运动员也无法把比赛打的精彩,如果裁判员水平太差,就会毁掉一场比赛。所以很多业余赛事为了节约开支总想在裁判员身上少花钱,结果往往是悲催的。
NBA裁判的职业化发展
1950年也是NBA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非洲籍黑人球员在这一年登陆NBA,在1955年NBA为了让比赛更精彩增加了“进攻时间”限制的规则。一个好的赛事一定要有好的专业团队来支撑,方方面面的都必须专业。NBA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受关注,联盟越发明白,比赛要想公平公正并且精彩,裁判员的水平必须要高。为了保证裁判员的水平,必须让他们专心地做这件事,让他们专心做这件事,就得给他们足够的收入。并且要有专门的机构对他们进行培训,对他们进行监督,好的奖励,差的处罚。而这一切,都需要两个字:职业。
美国裁判培养体系
美国的裁判员培养也是分级的,但是跟咱们的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不是太一样,他们是按照执裁的赛事层次来区分的,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根据赛事运动员的年龄来区分。这也和美国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体系有关,他们是以学校培养为主,中小学、高中、大学,再到NBA,每个级别比赛的规则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裁判员也根据这些级别分为入门级裁判,高中比赛裁判,大学比赛裁判,职业比赛裁判。这样区分的好处在于,避免裁判对比赛规则混淆,便于更好执法;同时也是逐步提升比赛对抗,比赛强度,比赛难度,从易到难,逐步提升自己的执裁水平。
说的直白点就是,“你先把小孩儿的比赛吹明白了再想别的”。
美国各个州也有自己的篮球协会,他们每年会举办多期篮球裁判培训,学院缴纳一定的费用后就可以参加学习,考核;还有一个国际篮球裁判认证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pproved Basketball Officials,在美国分部广泛,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培训中心,对于入门级裁判来说,只要年满18岁,有高中学历,都可以报名参加学习和考核。
拿到了证书不代表就能吹哨,学员需要自己去寻找志愿执裁比赛的机会(义务的没有报酬),比如小学初中和社区的篮球比赛,拥有一定的执裁经验后可以申请加入当地的篮球裁判员协会,继续学习。只有获得篮球裁判协会的认可,才能成为一名入门级裁判员。入门级裁判员到达一定水平后,吹一场初中比赛的收入大概是三十美元。
接下来就是晋升高中比赛裁判员。众所周知,美国高中联赛的水平,已经是非常之高了,甚至远高于某些国家的国字号球队的水平。很多州对于从入门级裁判晋升高中裁判员的年限至少是4年,申请晋升的裁判员需要加入州高中篮球裁判协会,参加培训和考核,这个考核是连续4年的,每年都要参加,前两年通过考试可以获得注册,后两年通过考试可以获得认证。然后还要有一个最终的考核,通过以后才能获得高中比赛裁判员证书。在这四年里每名申请者还要至少执裁20场高中比赛获取学分。吹高中比赛的收入大概在一场100美元左右
再然后就是晋升为大学比赛裁判员。NCAA的水平不用多言,要成为NCAA的裁判员,必须从青少年比赛,初中比赛,高中比赛一步步拼上来。裁判员必须在高中比赛常规赛积累经验,如果水平被认可,才有资格执裁高中比赛的季后赛。如果裁判在季后赛获得了认可,才有机会晋级到大学联赛。成为大学比赛裁判员以后,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严格考核才能获得执裁NCAA的机会。
NCAA的D3联赛的裁判,报酬是一场200美元左右
如果能够执裁NCAA的D1联赛,一场比赛的报酬则可以达到3000美元-4000美元。堪比NBA季后赛的裁判员。
在NBA的下面,还有一个NBDL,也就是NBA的发展联盟。要成为NBDL裁判员,申请者需要去专门的篮球裁判学校注册学习,比如佛罗里达州的CTCRS学校,该学校隶属于NBA裁判委员会,旨在帮助各等级裁判员提高执裁水平。申请者认为自己水平达到NBDL要求时,可以进行申请考核。如果没有被录用,至少两年以后才能再次提出申请。
终于到最后了,也就是NBA的裁判员的晋升。想要成为一名NBA裁判员,需要拥有大量执裁经验,尤其是执裁大学比赛的经验,同时还需要加入至少三分之一的大学理事会;申请者最好多加入几个州裁判员协会,多参加培训班,多和其他裁判员进行交流,需要多参加篮球裁判训练营,特别是前NBA裁判员举办的训练营。(在美国做裁判也得混圈)
当申请者认为个人水平达到NBA要求时,可以向NBA裁委会提出申请。如果NBA裁委会认可,会邀请其参加NBA裁判员训练营,并获得执法一场比赛的机会。如果能被选中,将会参加一系列的培训和技能体能考核测试。如果顺利通过,将会被安排去NBDL执裁,成为NBA裁判员候选人。成为候选人后,裁委会还要关注其五六年,考核其执裁能力。只有被一致认可,申请者才会晋级为NBA职业裁判员。同时NBA也有规定,一名NBA裁判员至少得吹7年常规赛,才能成为季后赛裁判,至少有14年执裁经历才能成为总决赛裁判员。
可见,想成为一名NBA裁判员,熬年头一定是必须的,美国各级别裁判员委员会对于裁判员的晋升最短年限都有严格的规定,避免裁判员急功近利,甚至可以说,时间是裁判员成长过程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为什么成为NBA职业裁判员这么难呢?因为成为一名NBA职业裁判,意味着你拥有了远比很多美国人更为优质的医疗保险和退休金,有着很高的收入。
年轻裁判吹一场球600美元,年薪在25万美元左右;
资深的老裁判员吹一场的报酬是3500美元,一年能赚55万美元左右
季后赛和常规赛的薪酬是不同的,单场的报酬在800-5000美元不等。顶尖的裁判员可以达到7000美元一场。
到了半决赛决赛阶段,最顶尖的裁判员报酬更是可以高达2.9万美元一场
这样的收入水平,只有高水平的裁判才可以配得上。也只有高收入,才能激励裁判员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所以想要成为一名NBA的裁判员,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要循序渐进常年坚持,要时刻保持学习、实践和体能训练,要有足够的信念和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对比与启示
上一篇文章也提到,成为一名CBA裁判员的难度,绝不会比这个容易,只是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得到的回报是否能像NBA裁判员那么多呢?大家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很多人说热爱是提升自己的源动力,我以前也这么认为的,其实并不是,你的热爱也要获得相匹配的回报,你才有足够的动力去支撑你的热爱。热爱是无价的,但是为热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价的,是需要回报的。特别是当你年过三十,当你有了家庭,当你吃不饱穿不暖养不了自己养不了家的时候。你就知道,热爱,也是有价格的。
NBA裁判员是严格按照资历和能力拿薪酬的,而CBA的兼职裁判,只有单场劳务费,赛季短,比赛少,一个赛季下来很多裁判吹不了几场球,到手的劳务费也是寥寥无几。顶着巨大的压力(被球员和教练骂、被现场球迷骂、被球迷网暴),挣不了多少钱。这样的情绪背景下,我不相信CBA的裁判员能有多好的发挥。
咱都是普通人,别说太高尚的话,不管你多么的热爱,当你的付出和回报严重不成正比的时候,你不可能长期全力付出。
所以,CBA联赛想要越来越好,那不只是CBA自己的事,是整个中国篮球裁判改革的事。先要从下到上对级别的考核进行改革,至少别总出现某省的篮协一年颁发数量不少的一级裁判证的事情。这就不是为篮球裁判培养人才了,这是纯办证了。当然,中国各级别各年龄段的比赛用的基本都是FIBA规则,所以也无需完全按照美国那一套来分配裁判员的执裁赛事,现有的安排其实也是没太大问题的。
其实关键就是裁判员的推荐和选派,这个东西,就很人性化了,也就是很多人说的“师徒关系”和圈子。我觉得这个东西怎么说呢,我们基层裁判员太多了,有证的人也多,但是水平其实都差不多,那么老师必然会先选择自己的学生,叫谁不是叫,肯定先叫听话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