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苏式糕团:舌尖上的姑苏非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式糕团:舌尖上的姑苏非遗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0995436_121124324

苏州糕团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丰富的口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广受人们的喜爱。只要有稻米的地方,就有如米般香糯、温润的生活和家的味道。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千年匠心织就了江南的春华秋实,世代相传的非遗文化遗产成为了赓续千年文脉的历史纽带。古城姑苏、遍地珠玑,和而不同、万古长青。
从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区属非遗项目,每一颗非遗明珠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传统。我们荟萃了一系列姑苏非遗珍宝,以“指尖上的非遗”“舌尖上的姑苏”“节庆中的民俗”“中医里的吴门医派”四扇窗口,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触摸文化,用镜头解锁古老非遗的前世今生,以光影述说蓬勃不息的匠人匠心。让我们在百秒之间穿越千年,对话古今,见证姑苏非遗的流变、传承与革新。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其实非遗触手可及。

苏式糕团制作技艺




苏式糕团制作技艺是2023年姑苏区新引进的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我们一起在本期的《我在姑苏看非遗》中,学习苏式糕团制作技艺,品一口软糯香甜,回味记忆里的苏州味道。

苏州糕团是以糯米粉和粳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的制作手法和配料,制作成形状各异、口味丰富的糕点。
这些糕点有的配有馅料,有的则直接以米粉为主要成分,经过蒸、煮等工艺制成。

苏式糕团的历史源远流长。明代王鏊所著的《姑苏志》中,提到了风格多样的苏式糕团,包括“雪糕、花糕、生糖糕、糖松糕、焦热糕、甑儿糕、蜂糕、重阳糕”等多种类型。
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和顾禄的《清嘉录》等典籍中,详细描述了糕团的制作方法、口感特点以及在不同节日和场合的应用。

苏式糕点中的“不时不食”传统

苏州糕团原料独特、口味众多,按照时令节气推出不同特色的糕团。
比如,正月初一的小圆子镶糖年糕,清明前后的青团子,入夏后的薄荷糕,重阳节的重阳糕……

炒肉馅(酿)团子
立夏的炒肉酿团子,深受苏州人的欢迎。
充满韧劲的面皮,洁白透亮,头顶点缀一颗粉嫩的虾仁,再浇上一勺鲜卤汁,整个团子皮软韧滑、咸鲜适口

鲜咸适口
色白如玉
馅大卤多
皮软韧滑

猪油年糕&糖年糕
猪油年糕、桂花年糕、八宝饭和小圆子是糕团店的“四大金刚”。
猪油糕有咸、甜之分。在猪油咸糕的表面,撒上碧绿葱花,中间夹猪油丁,蒸软后糕身再吸上油花。此时的猪油糕白嫩润泽,油丁则如冰糖一般透彻。
玫瑰猪油年糕与薄荷猪油年糕,一红一绿,买回家切成薄片,裹了蛋液煎制,吃起来外皮酥脆、内里软糯,口感极富层次。
嗜甜如命的人甚至还会再加一勺白砂糖,蘸一点咬一口,整个人由内而外都舒坦了。

内涵丰富的苏式糕点

苏州人吃糕不仅看时令,更看日子。每逢佳节,为了喜庆吉利,一定要吃糕、送糕
比如,老年人做寿,有寿团、寿糕;姑娘出嫁,有蜜糕、铺床团子;小孩过周岁,有周岁团子;小孩入学,有扁团和麻叶;新屋上梁和乔迁之喜,则有盘龙馒头和定胜糕等。

定胜糕
必胜

精细考究的糕团制作技艺

苏州糕团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将糯米粉和粳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或油进行搅拌,使其形成面团。
让糯粉和粳粉经过水和糖的充分搅拌、融合下,再放入笼屉蒸熟。
醒好还须再揉。
千回百转揉搓翻滚。

苏州糕团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丰富的口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广受人们的喜爱。只要有稻米的地方,就有如米般香糯、温润的生活和家的味道。

青砖瓦
花格窗
小桥流水,枕巷人家
千年岁月沉淀的姑苏古城
人文荟萃,吴风悠扬
姑苏区文化部门以笔触与光影记录匠人手艺的生生不息,铭记一代代非遗传承人对梦想与未来的追求与展望;以厚文之“道”与精工之“技”融为一体的姑苏印象,展现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人文密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