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奇文《修身赋》全文86字,读懂即不再心亏内耗,字字珠玑!
传世奇文《修身赋》全文86字,读懂即不再心亏内耗,字字珠玑!
《修身赋》是一篇仅有86字的传世奇文,却蕴含着深刻的修身智慧。全文通过精炼的语言,阐述了修身养性的核心要义,教导人们通过自我反省、克制欲望、明德悟道,达到心灵的和谐与宁静。
以镜观形,以史鉴心
这句话通过“镜”与“史”两种工具的比喻,提醒我们审视自身与内心。镜子让我们看清外貌,而历史则能让我们洞察心灵的变化与行为的根源。自省是自我修养的第一步,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修正。真正的修身,首先要做到看清自己,了解过去的行为对现状的影响,才能真正找到前行的方向。
养气若春冰履薄,立身如古柏临渊
这句话强调了修身之人应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坚韧,像春天的冰一样微妙,像古柏一样坚强。春冰虽薄,但极为坚韧,不易破碎;古柏生长在深渊之边,面对风雨依旧屹立不倒。这里传达的是修身养气的必要性,要像冰一样谨慎守卫内心,面对外界的诱惑与纷扰时,能够做到不动摇、不被破坏;同时,像古柏一样坚守自己的原则,立身处事,保持独立与坚定。
克己者非缚手足,乃破贪嗔痴三障
这里提到的“克己”并非仅仅是外在行为的约束,而是内心欲望与情绪的控制。克己并非是让自己受制于他人,而是要破除内心深处的三大障碍——贪欲、愤怒与愚痴。这三种情绪让人心浮气躁、失去理性,而克己就是通过自我控制和反思,打破这些障碍,使心灵达到一种清明、平静与理智的境地。
明德者非诵章句,实通天地人三才
“明德”并非只是口头上背诵经典的知识,而是要真正领悟其中的智慧,理解天地万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实践和内化,使自己的行为与德行融入到天地人三才的和谐中。明德不是简单的记忆和表述,而是体现在日常行为与内心世界的调整上,最终实现内外的统一与和谐。
格物致虚室生白,慎独使暗室有光
这句话教导我们,通过“格物致知”来净化内心,使得思维的空间变得空灵清澈。而“慎独”则是在无人时保持清醒与自律,让黑暗的房间里也能拥有明亮的光。这表明,修身不仅要在众人面前保持行为端正,更要在独处时依旧能保持清明的思维与高尚的品行。真正的修身,是在无人知晓时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内心的光明与正直。
得此三昧,何忧内耗之侵?
这句话总结了前述的修身之法,若能掌握这三项修身的关键——审视自我、克制欲望、内化明德,内心自然达到一种平和与宁静的状态,不会再被内心的冲突与焦虑所侵扰。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始终保持清明与坚定,不再为无谓的内耗所困扰。掌握了这些修身的智慧,就能在生活的挑战中,保持自我、清晰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