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阅读现状研究
学前儿童阅读现状研究
早期阅读可以培养儿童对于阅读本身的兴趣,在之后进入到学龄期时,即使语文或其他课程中选用的文章趣味性很强,儿童也容易产生厌烦和排斥心理。这一方面是由于儿童对于课堂学习本就具有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是由于成人选用的文章题材可能并不符合他们的兴趣所在。而在学龄前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阅读,不但能够使他们获取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儿童渐渐克服生理给自身带来的局限性,从而保持自身一定的专注力与耐心。
学前儿童阅读是指儿童在正式进入学校教育之前,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接触、理解和欣赏文字和图像的过程,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词汇量、语法理解和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并且通过阅读,儿童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儿童形成全面、客观的世界观至关重要。此外,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和价值观,因此儿童在阅读中可以接触到多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态度和社会性。
学前儿童家庭基本情况
首先,本研究对152名学前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儿童的年龄、性别等情况如表1。在本次研究开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先与被测的幼儿园的园长及老师取得联系,在家长和教师及幼儿本人都同意的情况下,让符合条件的儿童参与研究过程,接着,给选中儿童的家长们下发知情同意书,在征得幼儿家长同意后,将家庭语言环境调查问卷发放给被测幼儿的家长,由各班级的教师协助发放和收回,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在各班级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对所选中幼儿的一对一儿童词汇能力测试。
表1. 学前儿童年龄与性别
年龄段 | 总人数 | 性别(男/女) | 平均年龄 | 标准差 |
---|---|---|---|---|
4 | 43 | 22/21 | 4.03 | 0.14 |
5 | 58 | 38/20 | 4.98 | 0.19 |
6 | 51 | 26/25 | 6.02 | 0.12 |
在被测家庭中,在总的家庭数量中,独生子女家庭占的比例为62.5%,非独生子女家庭仅占37.5%。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占了绝大多数,整个家庭在孩子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没有孩子的家庭要多。87.4%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父母执行的只有12.6%是其他世代,例如爷爷奶奶抚养的。从中可以看出,当代父母对子女成长的关注,使他们认识到父母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调查结果如下;如图1所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如下:高中/中专学历仅占总数的15.9%,大专学历占13.4%,大学学历占42.2%,硕士及以上学历占28.5%。总的来说,超过一半的父母受过大学教育。图2将父母的职业分为5类。父亲的职业是:行政人员占的比例为12.3%,公司员工35.6%,自由职业者21.2%,个体户17.5%,从事其他行业的为13.4%;母亲的职业为:行政机关职员9.6%,公司员工28.8%,自由职业者32.3%,个体户19.6%,从事其他行业的为9.7%,可以看得出,家长的职业分布较广,以公司职员和自由职业者为主,工作稳定和有自己的事业为主。从家庭月收入的扇形图(图3)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对被调查的家庭中,月收入在6001元以上的家庭占比72.1%,家庭经济收入总体水平较高,家庭物质条件比较富足。
图1. 家长文化程度
图2. 父母职业类型
图3. 家庭月收入
家庭亲子阅读现状分析
家长对儿童词汇发展能力的态度
从图4中父母对孩子词汇发展能力的态度可以看出,86.2%的父母认为孩子的词汇能力在亲子交流和阅读使用中逐渐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家长对儿童词汇发展的态度是正确的,这也是研究者感到欣慰之处。然而,9.64%的家长仍然认为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的词汇能力会提高,4.16%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词汇能力与亲子阅读无关。态度就是一切。父母教育观念的类型对学前儿童的词汇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决定影响因素。如果父母能正确理解词汇的发展对于孩子来说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这类型的父母自然而然地会对孩子的词汇发展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可以为其提供积极的建议。
图4. 家长对儿童词汇发展能力的态度
家长对家庭亲子阅读的态度
从图5可以看出家长对亲子家庭阅读的态度,67.58%的家长对亲子阅读有了更好地理解,认为亲子阅读是一个父母和孩子分享的过程,包括阅读、词汇表达、认识图片的沟通和反馈。9.25%的家长对亲子阅读不太重视,认为家中亲子阅读远远不如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儿童阅读应以幼儿园教育为主;8.63%的家长阅读基于主观假设的亲子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识别单词和图像,14.54%的家长认为父母在家庭亲子阅读过程中起到了支持作用。从以上不同学者的不同角度来看,50%以上的家长对亲子阅读有正确的态度,有利于亲子阅读的提升和不断完善。一些家长缺乏亲子阅读的认知,甚至认为阅读只是为了字符识别,不利于亲子阅读词汇能力的发展,在这种误区的指导下,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家长在亲子阅读中使用语言类型
在亲子家庭阅读中,从图6中父母在亲子阅读中使用的语言类型可以看出,大多数父母选择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和沟通,占总人数的71.71%,19.08%以互动的方式使用普通话和方言。9.21%的人完全使用方言。通过访谈调查,发现使用普通话的父母,大多数学历较高,这表明随着父母教育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教育也会倾向于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
学前儿童阅读数量
从图7可以看出学前儿童阅读书籍数量的家庭比例,购买适合学前儿童阅读的书籍15本或更少的家庭比例为12.64%;书籍1630本的家庭比例为26.26%;书籍3145本的家庭比例占39.17%,46本及以上家庭占21.93%。总的来说,父母更有动力为学前儿童购买书籍,购买的数量也相当可观。只有少部分父母对购买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不感兴趣。儿童读物数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从父母对亲子阅读的态度上可以看得出来。
图5. 家长对家庭亲子阅读的态度
图6. 家长在亲子阅读中使用的语言类型
图7. 学前儿童阅读书籍数量家庭占比
学前儿童阅读统计
从表2的亲子阅读统计汇总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学前儿童家庭中,从每一次亲子阅读时间投入来看,13.82%的父母在10分钟内投入到亲子阅读时间,28.29%的家长在亲子阅读时间上投入1020分钟,41.45%的家长在亲子阅读时间上投入2030分钟,16.45%的家长在亲子阅读时间上投入30分钟以上。从阅读时间的投入来看,大多数家长对亲子阅读时间有很好地了解,愿意花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家长对亲子阅读的耐心和认真细致程度,亲子阅读时间太短,效果难以体现;亲子阅读时间太长,容易使孩子失去兴趣,降低阅读参与度。
表2. 学前亲子阅读统计
每次亲子阅读时间投入 | 10分钟及以内 | 13.82% |
---|---|---|
10~20分钟 | 28.29% | |
20~30分钟 | 41.45% | |
30分钟及以上 | 16.45% | |
亲子阅读交流的频率 | 不交流 | 9.87% |
偶尔交流 | 38.16% | |
经常交流 | 28.29% | |
一直都沟通交流 | 23.68% | |
亲子阅读的侧重点 | 单纯性认字识图 | 11.84% |
讲故事式,和孩子不互动 | 21.05% | |
结合孩子的日常表现,提问式沟通 | 29.61% | |
对于孩子遇到语言和词汇等问题,进行解答和互动 | 37.50% |
从亲子阅读交际的频率可以看出,亲子阅读中,父母和孩子不进行交流的比例为9.87%,偶尔交流的比例为38.16%。定期沟通和始终能够沟通的比例分别为28.29%和23.68%。由于家长平时工作较忙或者其他事情要处理,所以在亲子阅读中,家长和孩子交流的并不频繁,同时进行调查的家庭中的开展次数较多,父母关于亲子阅读被认为是家庭必不可少的教育活动,有些家庭有好的习惯与计划,就是把亲子阅读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固定部分。这将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阅读习惯起到重要作用。从亲子阅读的角度来看,一些家长认为亲子阅读更多的是学习知识,更加注重识字和阅读,用奖励机制来让儿童进行认字和图片的识别;有些是讲故事式阅读,仅仅是自己在阅读绘本内容,并没有与孩子互动的意识和观念,而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亲子阅读;有的一些家长重视结合孩子的日常表现,与孩子进行提问式的交流沟通;有些家长注重理解语言和词汇的含义,对孩子的问题迅速做出反应,并与他们及时互动。在单词识别和故事叙述方面,未与孩子互动的父母分别占11.84%和21.05%。而互动的父母占67.11%。总之,大多数家长的共同点是,他们非常关注亲子阅读中的互动。从整体来看,父母在亲子阅读中更注重交际,在亲子阅读中更注重互动交际。这将极大地促进儿童词汇能力的发展。
教育建议
使用普通话
学前儿童的父母应避免使用儿童不成熟的语言进行交流,这将给学前儿童学习常规词汇带来困难,不利于儿童词汇能力的发展。同时,4~6岁学前儿童家长要注重儿童语言的规范性和丰富性,在与儿童交流时时刻注意交流方式与表达方式,创设良好谈话氛围。和儿童谈话时善于倾听,学龄前儿童家长在与儿童交流时,应注意儿童语言的正确性和多样性,始终注意沟通效率和表达形式,营造良好的交谈氛围。和孩子们交谈时要学习倾听孩子的建议和心声。当孩子的句子不完整时,要注意补充和发展孩子的单词。鼓励孩子完成词汇和语言的叙述。当孩子说话时使用语法正确的句子,当孩子有语法或词汇错误时,作为第一任老师的父母都应该及时纠正,并在孩子说话不断进步时祝贺孩子进步,例如使用更丰富的词汇,使用更高端的句型等。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要有耐心,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始终如一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要有耐心,详细解释孩子的疑虑,当不理解孩子提出的问题时,不要直接结束对话或表现出敷衍不耐烦的态度。请孩子重复或解释并认真解答。
提高亲子阅读频率
分享阅读的时间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时间太长,孩子们往往会感到疲劳,时间太短,无法取得成果。学前儿童经常要求父母一遍又一遍地讲同一本书或重复同一个故事,并且乐此不疲。这不仅仅是一个机械的重复,每次家长阅读,学前儿童都能捕捉到新的信息。适度的阅读频率儿童在长时间的阅读过程中培养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更强的词汇积累能力,因而阅读效果会更好。学龄前儿童在听力的基础上,有时会表达自己的个人意见和看法,用手指或张开嘴说话,积极调动各种表情和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词汇表达,发展自己的词汇技能,并逐渐改善词汇的积累过程。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现有基础上,在家长的正确指导下,学前儿童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词汇理解和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采用科学的亲子阅读策略,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良好习惯。虽然家长学历的对于大多数学前儿童影响不是十分显著,但4~6岁学前儿童父母可以增加自身的阅读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亲子阅读频率和效率。
提供高质量语言活动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可多提问,让孩子多回答或多复述,加强她的语言逻辑和表达。并且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可以增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使亲子阅读游戏化,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当孩子提出发问时,父母耐心回答,保持愉快交流。不仅能增进亲子感情,也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动画片或儿童节目的内容,鼓励儿童模仿节目中的用语,丰富儿童的词汇及口语表达的兴趣。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陪孩子一起玩耍,和孩子玩时可以经常对玩具或周围的事物进行语言描述,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制作玩具,讨论玩具的更多玩法,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加亲子交流,给予儿童更多的表达机会。家长还应该有计划、有方法地开展正式读写活动,比如从认识自己的名字开始教孩子认识汉字,教孩子认识广告语或儿童书里的汉字等等,在进行这样正式的读写活动时不可急于求成,应该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充满耐心,注意激发儿童的兴趣与自主性,循序渐进地提升儿童的词汇与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本研究从相关性研究角度出发,仅对儿童的词汇发展水平和家庭亲子阅读的环境进行现状调查,由于研究时间与精力有限,未能在家庭环境中的阅读状况进行干预,在以后的研究中,可将本次的研究结果进行前测结论,后期根据预设的研究目的,对实验中的因变量进行测量,这样便能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家庭阅读环境对儿童词汇发展水平的具体方面的影响,更方便为以后家庭环境中,父母如何进行正确科学的阅读指导策略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具体建议。